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原心理咨询师谈行为的对称性

(2011-03-09 00:00:31)
标签:

文化

太原

对称性

婚姻的未来

埃什尔曼

杂谈

     婚姻是男人和女人通过某种显性的行为建立或保持的关系。男人和女人是有一定差别的,无论生理结构、心理特征或者行为方式。同时,即使是在男人和男人之间,女人和女人之间,差异仍然存在。一方面,研究婚姻过程中男女的态度和行为的差异性,可能有助于发现一些新的知识。
      例如,杰希·伯纳德(JessieBernard)在其文章《婚姻的未来》中就突出强调了“他的婚姻和她的婚姻是不同的”这样一个论点。同样,剑桥大学的珍妮·雷伯斯坦(JanetReibstain)和马丁·理查德斯(MartinRechards)的《性安排》(SexualArrangement)一书中也是基于男女不同这样一个视角,描述和分析了“他的外遇和她的外遇”。又比如,一本由美国学者约翰·格雷写的畅销书《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它强调的也是两性互动过程中的男人和女人的差异。还有,角色理论一直在婚姻(择偶)理论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强调的就是婚姻过程的男女分别作为丈夫和妻子的不同特点,以及角色期望(埃什尔曼,1991)。
        另一方面,忽略婚姻过程中的男女的态度和行为的差异性,而强调其同一性,也有可能有助于新的理论发现。这里,我们选择了后者。当然,这不等于否定前者,只是觉得在研究婚姻过程的规律性的时候,有必要关注一下人类的行为的共同点。很明显,有1000元和2000元两个工资待遇,让员工选择,大家通常会选择后者;有死刑和无期徒刑让罪犯选择,大多会选择后者。在婚姻过程中也是如此。例如,男人偏爱漂亮的女人,女人也喜欢英俊的男人。女人希望找一个富有的男性,男性也向往有钱的女子。
       我们认为,在婚姻1+(-1)过程中,二元主体1和-1的态度和行为具有同一性或者相似性,即如果主体1做出某种选择A,那么,主体-1也会做出相应的选择A。记作,对于婚姻1+(-1),如果1&rarrA, 则同样-1&rarrA。我们将其称之为行为的对称性原理。它表示在婚姻过程中,主体1和-1会有相同或类似的态度与行为。和选择的有效性原理一样,行为的对称性原理也是婚姻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假设。
       每一个具体理论的推导,都离不开它,都需要它的支持。或者说,通过行为的对称性原理,我们可以获得很多重要的理论发现。到这里,我们提出了理性主义婚姻学的基本概念和公理性假设。如果说它的内容看上去可能有些玄妙虚空的话,那么进入下一章,读者们会发现,婚姻学的理论框架会逐渐真实清晰起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