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流派

(2010-09-30 00:21:54)
标签:

太原心理咨询

中国

社会心理学

思想

发展历史

太原圆成心理

心理咨询

杂谈

      “一般把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诞生的时间确定为1908年,不过它的思想渊源一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的先哲以及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家那里。我们认为作为一种学术思想或理论观点的社会心理学的存在,要比作为一门具体学科的社会心理学的出现在时间上更早得多。”(乐国安、沈杰,1997)从我国学者对社会心理学发展历史的研究来看,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划分为四个重要时期:第一,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第二,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第三,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第四,社会心理学的扩展时期。(一)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在古代,如果说社会心理学存在的话,主要是作为一种理论形式而蕴含在当时的各种哲学、政治、伦理甚至军事等思想当中。1.西方古代的社会心理学思想在西方,从古希腊哲学开始一直到中世纪以后的思辨哲学中,主要蕴含了持有不同人性观的两种社会心理学思想。一种以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观点为代表。他们认为,人虽然不能完全摆脱生物性遗传因素的支配,但却可以深受社会环境作用的影响。这种观点在后来的康德、歌德和卢梭的学说中得以进一步的发展。
          他们相信,人有潜在的善性,是有缺陷的社会才使人趋向邪恶,因此,只有通过改变社会才能达到改变人的目的。另一种以亚里斯多德的观点为代表。在他看来,人性主要是由生物的或本能 2 中国社会心理学研究进展的力量所决定的,不可能发生很大程度的改变。这种思想在后来的马基雅维里、霍布斯和边沁的学说中被不同程度地扩展了。他们强调,人必须受法律、道德的制约。人性只有遵从社会规范,才有可能建立真正协调的社会生活。2.中国古代的社会心理学思想在我国,古代的许多思想家都曾提出过丰富而珍贵的社会心理学思想。其中在宏观理论层面最有代表意义的有人贵论、性习论等。人贵论的核心思想认为,人在世界万物当中价值最为可贵、作用最为巨大。老子、荀子、董仲舒、王充、刘禹锡、朱熹和戴震等人都表达过这样的思想。人贵论是中国古代社会心理学思想中最为独特的一种,它突出地强调了人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和巨大作用,因而从根本上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性习论是中国古代社会心理学思想中作为人的社会化理论基础的关于人性形成与发展问题的重要理论。孔子、荀子、墨子、贾谊、王充、王廷相等人都阐述过性习论的思想,其要意是指,当一种“习”形成的时候,一种“性”也就随之一起形成了。人的“性”与“习”的关系问题,实质上就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先天因素与社会环境的作用之间的关系问题。“习与性成”理论的最突出贡献在于它确认在人身上性有两种:一种是由生长而来的生成的性,可以称为生性,亦即人的自然本性;另一种是人出生以后由学习而来的习成的性,可以称为习性,亦即人的获得本性。人的生性只有很少的几种,习性则是大量的,并且其发展的可能性是无限的。(沈杰,1988)乐国安总结了一些处于中层和微观理论层面的中国古代社会心理学思想,主要有社会交往、社会认知和群体心理等方面的内容。(乐国安,1997)关于社会交往,中国古代思想家曾提出过许多对于社会心理学有价值的论述。在择友、交友的原则上,孔子主张多交朋友;孟子则进一步提出交友应与人为善,吸取对方的优点,一同做好事等等。在协调人际关系的方法上,孔子提出应进行心理换位,自己想干的事可以要求别人干,而自己不愿做的事,则不要强加于人。

          本文来源:太原圆成心理咨询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