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作品看作家创作心理

(2010-09-14 00:01:51)
标签:

文学风格

识见

作品

罗马式建筑

个性

太原圆成心理

心理咨询

杂谈

      本文摘自 太原圆成心理咨询网

     文学风格,是从文学作品的整体上呈现出来的品貌,就主观成因而言,文学风格必然是作家有机心理的总体酿造,是作家整个心灵的雕塑,一句话,是作家个性的外现。因此,有什么样的作家个性,就会有什么样的作品风格。海涅在评莱辛的风格特色时说: “他的文体完全像他的性格。真实、坚定、质朴、优美,由于内在的力量,给人深刻印象。他的风格完全是罗马式建筑的风格:极其坚定而极其朴素。”既然作家的个性与作品的风格有着必然的联系,读者就可以 《茹志鹃小说选大致了解作家的个性和他创作时的心理活动。作家的个性外现于作品的风格,从作品的风格又可以窥见作家的个性心理。下面从四个方面分别阐述风格的心理构成。识见不同的作品表现为不同的识见。有的恢宏博大,有的烛幽洞微,有的探天地宇宙之奥秘,有的辨一时一事之是非。不同的识见形成作品的不同的风格。以“知青”生活题材作品为例,识见有高低之别,作品也就有深浅、广狭之分。最初这些作品大多描写农村生活的苦难,过多地渲染现实的阴暗、不合理和丑恶,表现知识青年的迷惘、忧郁、哀怨和愤懑。当然,这些作品的成绩是不应抹煞的,但它们只看到生活的表层,作品的基调表现为浅露、哀伤。而后代替它们的是被称为“反思”的作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