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太原圆成心理咨询网
一位女作家为了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从城里来到一个近乎原是始的小山村,和山村里的人同吃同住,过了半年“刀耕火种”、“茹毛饮最血”的“原始生活”。山村里的农人用牛耕地,用锄松土,光着膀子耕幸福田……的那段时间,给女作家震撼最深的是山里人的淳朴和无知。每当看人到山村人还把月亮当成月神敬奉的时候,每当小孩子们把女作家手中的数码相机当“西洋景”看的时候,女作家内心就会浮起一股莫名的悲哀。但后来女作家发现,其实山村人的日子过得并不像自己想像的那么糟糕。
他们过得充实而快乐,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像一只在杂草里找虫子的鸡,忙忙碌碌却又显得悠悠闲闲。这种安详的生活,是许多念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城里人所艳羡不已的。但毕竟过惯了城市生活,在山村里住了一段时间,女作家便开始怀念热闹的城市了。在女作家临走的前一天晚上,山村里的人像看露天电影一样,都聚在了一个晒谷坪上,举行了一场特别的欢送晚会。晚会没有固定的程序,除了山村里自酿的米酒,还有几样用来招待客人的野味。大家聚在一起唱啊笑啊,唧唧喳喳说一些祝福的话儿。最后,山村里一位年过九旬的老奶奶站起身来,颤巍巍地握着女作家的手,说:“我的苦命,娃呀,你这次回去后,就别再四处乱跑了,找个好点的人家嫁了吧!”老奶奶边说边抹了一把眼角,“一个女人家哪经得起这么折腾?你奶奶我这辈子总算知足了,从没像你这样生活呀!从小到大,我这双小脚可连村门都没出过几回呢!”说这话时,老奶奶沟壑纵横的脸上,溢满了一脸的幸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