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原心理咨询师谈暗示的魔力

(2010-08-10 17:37:16)
标签:

野鸡

心理咨询师

肝区

魔力

心理健康

太原心理咨询

太原圆成心理

杂谈

分类: 心理学看世界

    本文摘自 太原圆成心理咨询网

    暗示的魔力暗示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又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到人们的全部生活。有人听说同事得了肝炎,就觉得自己肝区也有痛感,且越来越重。到医院做各项检查均一切正常,肝区的疼痛就突然消失了。有人看到别人焦虑不安,自己也不免紧张起来。这都是暗示的作用。暗示是人们的潜意识不加批判地接受了一种意见、信念,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判断、态度和行为方式的心理过程。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有时候还会决定人们生活的色彩。根据刺激的来源,可以将暗示分为自暗示和他暗示。自暗示的刺激来自于本人,是自己对自己暗示,如“我笨”等;他暗示的暗示刺激源于环境或他人。暗示对人的影响具有消极和积极两方面的作用。积极的暗示可以增进人的心理健康,催人上进;消极暗示则摧残人的心理健康,使人生活阴云密布,悲剧丛生。有个故事讲,一位来自禁吃野鸡部落的青年,曾去拜访一位朋友。那位朋友想要给他开个玩笑,就做了一盘用野鸡肉做的菜。吃饭前,青年问:“有野鸡肉吗?”朋友说:“没有,放心吧。”青年津津有味地吃完了饭。过了几年,两位朋友又见面了,那位青年的朋友问:“你还吃野鸡肉吗?”青年不悦地说:“你忘了我们部落的规矩了吗?我从不吃野鸡肉。”朋友哈哈大笑,把几年前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青年听后脸色大变,频繁呕吐,浑身抽搐,不久就死去了。
      这位青年不是野鸡肉毒死的,而是消极自我暗示害了他。这只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在生活中,人们却经常会受到消极暗示的影响,诸如“我不行”、“我身体不好”、“我心理不健康”、“我不聪明”等等。它们不但影响人们的情绪和心理健康,而且会阻碍人们自身潜力的发挥,使之与成功无缘。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很容易成为自己所想像的样子。假如你认为自己不聪明,你就不敢去尝试、去发挥自己的潜能,结果就真的不聪明起来。有的学者称这种现象为“自我实现的预言”。比如,有的父母经常怒不可遏地训斥孩子,“你真笨,以后肯定考不上大学。”结果,孩子的发展果然应验了父母的预言。假如父母经常告诉孩子:“你很有潜力,只要努力学习,将来你一定会考上大学的。”结果就可能会是另外的样子。这就是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对人的不同作用。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注意纠正和避免消极暗示,充分发挥积极暗示的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