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 太原圆成心理咨询网
林某,女,21岁,大学一年级学生,半年前因食过量镇静药物自杀未遂而休学。
[来询者主诉]一个月前,经有关部门同意,回校旁听某门课程,两周后又开始出现与同学处不好关系,自卑;注意力无法集中,不能听课;摆脱不了自我烦恼;绝望、想自杀。[对来询者量表测试与观察]
①气质性格测试,(采用气质性格自我评定量表)为典型抑郁型气质和内向性格。
②“大学生心理健康《人格问卷》(UPI问卷)”测试,总分值46分(属于有严重心理问题类型),其中包括:第8项(自己的过去和家庭是不幸的)。第25项(想死)等,自我感觉心理健康方面“有”
问题。 ③忧郁症评定量表(SDS)测试,T分值76(属严重忧郁)。
④咨询观察,来询者在初次求询时,表情痛苦、低头、双手捂面、抽泣。[来询者个人背景]来询者自幼成长在某市远郊县农村,其父是工人,母亲在家务农。来询者自认为生长在一个不太好的家庭环境中,父亲没什么文化,性情暴躁,经常打骂母亲,对几个孩子也很凶,来询者从小惧怕和疏远父亲,怜悯母亲。幼年时,来询者与父母同住一室,一次她偶然窥视到其父母性生活,她很恐惧,认为父亲在欺负母亲,从此更加厌恶其父。同时又出于好奇心,一次在与一个同龄男孩玩耍时,偷着模仿父母的行为。这幼年的“性经历”一直使她无法淡忘。随后,她开始出现手淫行为,到12岁左右最为频繁,虽然也觉得这样做无聊讨厌,但无法自制。随着年龄增长,她开始感到此种行为的羞耻,并怀疑自己的生殖器官被(手淫)弄变形了,时常感到身上有异味,事事都躲避着人。来询者说,在那一时期,“每天都生活在最阴暗的角落里,与人隔膜着,似乎只有做那些事(手淫)才能聊以自慰。”直到她月经初潮(受到惊吓),才终于停止了手淫行为。但是怀疑自己性器官与别人不同、认为自己身上有味儿的念头,却成了“后遗症”,使她天天生活在苦恼之中。随着青春期的到来。来询者开始对男同学有了好感,也很想与男同学交往,但由于“心中总被阴影笼罩着”,她只能远远躲着别人,偶尔和男同学在一起,就感到紧张、无话可谈,由于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知道自己不是个好女人,便主动避开。
后来发展到与同班女同学之间也没话可说,时常感到孤独,情绪沮丧,精神恍惚,有时脑子里一片空白。为此也严重影响了学业。来询者小学、初中学习成绩优异,并考取了某市重点高中,但由于“这些问题”干扰,学习精力越来越集中不了,高三时成绩几乎落到全班最后,最终高考发挥失常落榜,后回到县中学重读高三,勉强考取了大学。在重读高三时,来询者经历了初恋的失败,她把失恋的原因归咎于“自己忧郁的性格不能给别人带来快感造成的”。从此她更加自卑、孤癖。刚入大学时,来询者充满美好的幻想,尤其在“爱情”方面。但事与愿违,不久又陷入过去的“阴影”里不能自拔。感到无法与班里男同学接近,与女生也日渐疏远,时常为此而痛苦烦恼,上课注意力下降,严重影响了学习,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一门主课不及格。她越来越觉得自己连起码的与人交往能力也没有,学习也不行了,今后生活不会幸福。这种情绪使她无法复习功课应付补考,她曾试图寻求解脱,无端地向自己的父母姐妹哭闹发泄,甚至放纵自己,但仍然摆脱不了困境,她绝望了,几次试图自杀,最后吞食过量镇静药物被送到医院抢救……。出院后休学回家。一个月前回校旁听课程,又出现不良情绪反映,为此来咨询求诊。
[分析诊断]从来询者主诉和其成长环境与个人经历,可以看到:来询者其幼年的性经历(窥视成人性生活并模仿),导致少年时期的不良行为(手淫)习惯,又发展为进入青春期后的性心理畸形(自己已经变坏了、有异味、性器官变形了),最后形成性心理异常导致人格障碍问题。来询者性心理异常人格障碍形成的原因:1.童年经历的错误认知。其一,由于来询者自幼生活在父亲粗暴行为的不良家庭环境中,使其把父母作爱与父亲虐待母亲联系在一起,错误地形成男女性生活就是男人欺负女人的丑恶行为的认识。其二,把幼年时期的性模仿和性游戏,错误地与成年人的性生活看成一回事儿,而时常为此感到羞耻和内疚,无法淡忘。2.对少年时期的不良行为习惯缺乏正确认识。一是把自己的手淫行为看成是一种不可告人的罪恶;二是怀疑手淫已经对自己造成了身体上的伤害。从而得出,自己已经不是个好女孩儿的错误结论。3.上述两个问题的错误认识,本可以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生活实践或与同龄人的交往中得到纠正、解脱或者淡化,但由于来询者性格内向、抑郁寡言、将其隐藏在内心,并不断强化,在十几年的成长过程中,已形成了不良的心理定势:认为自己不是个好人,与正常人无法相比,惧怕别人知道自己的“真实面目”。并且把自己各方面的失利,包括失恋、人际问题、学习不好等都归咎于此,说明已形成了人格障碍。4.来询者这种不良心理定势与其寻求正常人生活的愿望,形成强烈的心理冲突,而又无法解脱,最终导致绝望、寻死的念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