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
太原圆成心理咨询网
自恋癖(narcissism)也称自恋症、影恋或那喀索斯症,是指个体热恋自己的身体,对自己有强烈性欲要求的状态,是一种以自己为性爱对象的性偏离。一、病因(一)家庭环境 单亲家长对独生子女的宠爱和亲昵可以是富含性内容的,常可使孩子产生与尊亲认同的意识或潜意识。如果父母是因感情不好而离异的,那么父亲或母亲对对方的怀恨和不满常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使孩子觉得他人都不可爱,不宜接触,而促使自恋癖的产生。(二)教养方式不当 我国独生子女家庭是社会的主体,父母对孩子是娇宠有加,使孩子从小就自视甚高,这常成为自恋癖产生的基础。(三)心理因素 有的父母对子女尤其是父亲对女儿,母亲对儿子过分亲昵、宠爱,使有些儿童产生把自己与异性双亲认作一体的心理而出现自恋癖的倾向。(四)缺少同龄伙伴 独生子女在家中缺少异性和同性伙伴,如果家长不鼓励孩子去结交朋友,不为孩子结交朋友提供条件,甚至还加以阻碍,就会促使自恋癖的产生。(五)创伤性经历 有的成年人在与性伙伴的交往中出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或在精神上或肉体上受到了重大的打击,可使其丧失异性恋或同性恋的兴趣,转而成为自恋癖者。二、临床表现 自恋癖患者的突出特征是自我赞美,其性欲对象是自我。通常表现为影恋,即对当时当地的本人有强烈的性欲求,把自己或自己的镜像当作性行为对象。自恋癖患者对异性一般没有性兴趣,对同性有一定的性兴趣,但必须是类似自己的那一类成员。性行为多为手淫、性梦、性幻觉等,有时涉及同性恋或异性恋性活动,但并不爱恋对方,而是把性活动想象成另一个自我在与自己发生性关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