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
太原圆成心理咨询网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以明显生物学改变为特征的精神疾病,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是精神分裂症又没有任何一项生物学改变指标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的特异性依据。多数学者认为,精神分裂症是具有一类特殊临床表现的一组障碍,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单元。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多采用临床描述性的诊断,以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编写的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为例,对精神分裂症的描述是:“本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发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以及精神活动不协调。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尚好,有的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可以出现认知功能损害,病程多迁延,呈反复加重或恶化,但部分患者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此外又进一步列出多项症状,要求符合至少2项,时间超过1个月,严重程度损害了患者的社会功能,等等。说明精神分裂症表现复杂,没有特征性症状是独有和排他的。从精神分裂症不同分型及整个病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症状看,其表现是差别很大的五维症状:即,阳性症状、阴性症状、攻击敌意、认知损害、情感症状。这些症状虽然在精神分裂症中出现频率较高,但不是独特的。阳性症状,如幻觉、妄想、思维解体或破裂、行为解体等也见于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情感障碍和抑郁症、儿童精神病、阿尔茨海默病等;阴性症状,如情感迟钝、思维贫乏刻板、社会性退缩、行为被动性、注意力受损及有目的的行为受损,这些也可见于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引起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的患者,慢性长期无缓解的抑郁症患者,甚至一些长期离群索居缺少感觉刺激的人;攻击行为并非总和阳性症状同时出现,这些以暴力、自伤、自杀和其他形式的伤害为特征的表现在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边缘性人格障碍、青少年品行障碍、儿童精神病和阿尔茨海默病也常见到;认知损害并非痴呆和精神发育迟滞所特有,孤独症、卒中后也有明显认知损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