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咨询师谈家庭治疗

(2010-02-12 23:47:09)
标签:

家庭治疗

家庭成员

心理咨询师

婚姻

阿克曼

美国

圆成心理咨询

杂谈

 家庭治疗是以家庭整体为治疗对象的一种心理治疗,属于人际关系方面的治疗。通过心理咨询师对某一家庭中的成员定期进行接触与访谈,促进家庭作出某些适应性改变,同时,使家庭中病患者的症状消失或减轻。家庭治疗理论认为,家庭作为一个群体,具有一定的生命发展周期,家庭成员的行为会影响家庭群体,同时家庭群体也会反过来影响个人。在家庭生命周期的某个发展阶段,在家庭组织结构、人际交流、情感表达、角色扮演、家庭认同和家庭成员联盟关系等方面出现不能相互适应的现象,从而对整个家庭的心理状态产生消极影响,导致病态家庭的出现。依靠家庭自身的调节力量无法改变这种状况时,就需要由专业的家庭心理咨询师来协助纠正。个人的症状可能是家庭功能失调的表现,并由家庭内相互作用而保持下来。因此,要改变病态的现象和行为,不能单从治疗个人成员着手,而应以整个家庭群体为对象。家庭治疗所要处理的问题是家庭中产生的,问题可表现为个人的,也可以是家庭共同面临的。家庭治疗措施应着眼于调整家庭成员间的人际关系,改变问题产生的家庭动力机制,而不是各个成员的内在心理构造和状态。
二、家庭治疗的发展
1.家庭治疗的历史背景
240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发生了工业化、都市化的社会变革,社会转型给婚姻制度、家庭关系造成了巨大冲击,离婚率迅速上升,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明显增多,社会需求给临床心理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以解决家庭问题为主要目标的家庭治疗法开始崭露头角。这段时期,应用心理学得到了迅速发展,自我心理学的提出,沙利文(Sullivan)的人际间相互作用团体动力学的研究,儿童指导运动的兴起,婚姻心理咨询的开展,一批新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先后登上舞台,为婚姻和家庭治疗的发生和发展打下了基础。其中以家庭动力学的研究对家庭治疗的诞生所起的作用最大。贝尔(JohnBell)从1951年就开始从事家庭治疗,并发表论文总结了对10个家庭进行治疗的情况,被后人称为家庭治疗之父。家庭治疗的创始人之一,美国精神分析训练的儿童精神科治疗师阿克曼(NathanAckerman),于1957年在纽约建立了家庭精神卫生研究所(后改名为阿克曼研究所)。耶鲁大学精神分析学家利兹(T.Lidz)通过对家庭治疗中性别和代际边界影响的形容,提出了“婚姻分裂(maritalschism)”和“婚姻偏(maritalskew)”两个重要的婚姻概念。

                          本文摘自  太原圆成心理咨询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