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知与健康认知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应,是人脑对客观世界变化信息的加工。认知与人的文化教育、道德观念、行为准则、思维方式和应对模式有密切关系。因此,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事物,也会有不同的认知评价。正确的认知,使人产生适当的情绪体验,采取恰当的行为措施。歪曲和有偏差的认知,会带来不当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后果。如同一单位的两个下岗职工,一个认为断了生计,无法生活,从而悲观失望、垂头丧气;另一个则坚信“上帝将一扇大门关闭了,总有一扇窗子为你所开”,所以重抖精神,准备寻找新的出路。同样道理,在人生的道路上,顺境逆境,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认知,也会有不同的行为结果。总之,不正确的认知,会给人带来心理冲突和矛盾,影响心身健康。客观公正地认识自己,认识他人,面对现实做出选择,对维护心身健康是十分重要的。
(二)情绪与健康情绪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们的内在心理状态在情感方面的外在流露。人在不同的情绪体验时会伴有相应的体内生理生化变化,同时会有相应的行为表现。一般认为,在人与内外环境的适应中,情绪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并给健康带来影响。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愉快而平静的情绪,能使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处于良好的活动状态,保持人体内各脏器组织系统的功能正常,身心活动协调一致。积极的心态能使心身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使人精力充沛,勇于战胜困难,提高活动效率,有利于人的潜能和创造性的发挥。而不良的情绪则会给健康造成损害。祖国医学认为,人的七情活动过度或持久,就可能成为诱发疾病的病因,七情不和或偏胜,可以直接损伤内脏,引起脏腑不调和气血紊乱,从而形成疾病。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提出:“一切顽固的忧愁和焦虑,足以给疾病大开方便之门。”情绪不仅可以导致疾病,也可以治疗疾病。英国著名化学家法拉第,年轻时由于工作压力大,经常头痛失眠,神经失调,身体虚弱。当他去看医生时,医生经过详细检查后,给他开的处方不是药,竟是一句英国谚语:“一个丑角进城,胜过一打医生。”法拉第仔细琢磨,领悟了医生的用心,便经常去看喜剧、马戏等表演,并安排到野外、海边度假,调节生活情趣,保持情绪愉快,他的健康状况明显好转,活到了76岁,并为人类做出了杰出贡献。
(三)意志与健康意志坚强的人,即使遇到困难也顽强拼搏,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他们往往满怀信心,充满自信,相对而言,这类人往往身心健康。有资料显示,那些列入美国名人录的精英们,是世界上最紧张和忙碌的人,但是他们的寿命却比普通人高出29%。这是因为这些人大多从事比较自由的职业,他们目标明确,意志顽强,对事业充满信心。因此供临床医学、护理、中西医结合、预防医学等专业用工作起来身心愉快,精神焕发。与此相反,有些意志薄弱的患者,由于悲观失望、抑郁寡欢,使机体抵抗力大大下降,即使采用多种治疗方式,疗效却不明显。有些癌症患者,如果有强烈的生存愿望,并有坚强的战胜疾病的意志,加上适当的治疗,就有可能延长存活期。在灾难事故受到非致命性创伤的人中,那些恐惧、绝望的人,常常最先死去,而那些有着强烈生存意志的人往往成为最终的幸存者。
本文摘自 太原圆成心理咨询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