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沟通方式建议教育杂谈 |
1.沟通的层次性:为了体现沟通的层次性,家长首先必须了解学校内部管理的层级关系,即:学校校长--各处室管理部门的主任--年级组挂级分管行政--年级级长(级长助理)--班主任--科任。显然,学校内部管理的层级关系是非常明确的。如果是学校宏观管理问题可以与直接与校长沟通;如果是学生管理问题可以与政教处沟通;如果是年级管理问题可以与分管年级的行政、级长或级长助理沟通;如果是班内管理问题可以与班主任沟通;如果是学科教学和学习的问题则与科任老师沟通。事实上,部分家长由于不明白学校内部的管理层级关系,所以不管问题的大小和类别都直接给校长打电话或发信息,结果导致时间延误,问题也不能及时解决。因为校长也要经过向下属的管理部门了解后才能给出相应的答复或把问题转给有关负责的部门或老师解决。,再说,校长公务也比较多,有些问题也的确无法及时答复。
2.沟通的真实性:部分家长反映问题时只是单方面听小孩的一面之词,在对问题的相关背景或真实的情况没有任何了解的情况下就直接下结论,或直接根据小孩的口头表达就给校长发信息,结果不但没有了解问题的真实情况,更多情况下还会误解学校或老师。在这种情况下,最好还是先了解清楚情况的来龙去脉,才与学校或老师沟通。因为小孩反映的情况有时候也不一定都是真实的。有时候他们也是道听途说,在不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就随便下结论、抱怨或提意见。特别是对学校的一些重要决定、管理规定等问题,在没有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千万不要随意下结论,更加不要散播未经证实的信息。另一方面,对小孩在家的真实表现情况(特别是一些不良习惯或现象),也要如实向学校或相关的老师反映,千万不要包庇或隐瞒。只有保持真实的沟通,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3.沟通的多样性:家校之间的沟通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除了电话、短信、微信沟通以外,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沟通,如网上的互动,在学校网页上浏览学校的最新动态、招生政策、重要的管理制度等。当然,还可以通过书信的方式给学校反映比较重要的问题或提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4.沟通的及时性:为了及时反映问题和及时解决问题,沟通必须体现及时性,尽量在第一时间与学校保持联系和沟通,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当然,如果对某些问题有预见性的话,那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