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在“跟踪式听课”中寻找问题的根源

(2015-04-02 06:44:56)
标签:

课堂教学

课堂管理

课堂效率

反思

建议

分类: 教学随笔
【原创】在“跟踪式听课”中寻找问题的根源

   最近连续听了几节跟踪式的调研课(对部分教学成绩较差的老师进行跟踪听课),主要的关注点是教师的课堂管理与课堂教学效果是否相关的问题。结果发现,课堂教学效率比较低的班级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课堂管理意识都比较淡薄,基本上没有关注课堂管理的问题。老师所关注的只是自己的教学任务或授课进度,结果却忽视了学生本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学习常规与学习习惯,如课前的准备(课本、学案、笔记本、相关资料准备等);课中的认真倾听,适当做笔记、主动进入角色、积极参与互动等。毫无疑问,在这种状态下上课,课堂纪律是比较松散的,课堂效率也是低效的,最后导致学生的考试成绩也是不尽人意的。由此可见,课堂管理与课堂效率是密切相关的。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不少老师都忽视了这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其背后的主要原因是:
1.缺乏管理意识:没有意识到课堂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只认为完成本身的教学内容才是根本的目的,只要把教学任务完成就心安理得了;
2.缺乏细节意识:没有意识到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教学细节都是不能忽视的,事实上,细节往往决定成败。没有过程的细节,就不可能产生完美的整体。
3.缺乏师德意识:误认为课堂教学管理是属于学习纪律的范畴,而班纪律应该是班主任去管的事,科任老师就可以放手不管了;
4.缺乏大局意识:误认为一个学科不管课堂纪律应该问题不大,反正还有其他科任老师可以管,一个学科还不足以影响整个班的学习吧;
5.缺乏效率意识:误认为课堂效率是很难马上体现出来的,反正来日方长,何必那么较真。
 几点认识与建议:
 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将直接影响学生课中的学习状态:一节课效果如何,首先要看学生的课前准备状态如何。没有充分的准备状态,就无法保证良好的学习状态(如注意力、关注度等)。
 老师的课堂管理效度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度;没有管理的课堂,就是松散、无序的课堂。在松散、无序的课堂中,老师下达的学习任务往往是无法顺利完成的。当正常的学习任务都无法完成的时候,课堂效率自然就是一句空话了。
 老师疏于管理的行为间接养成了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有些老师上课发现纪律不好时,并没有从自身上找原因,而是找借口或者是只会抱怨学生不行。事实上,学生的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都是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严格、规范要求下逐步培养起来的,试想有哪个班良好的学风会自然生成的吗?
 过程决定结果  量变导致质变:教师的管理过程决定了管理的结果,管理的量变(长期的松散管理)导致最后的质变(教学质量下降)。
 希望老师对课堂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足够的认识和具体的行动,向课堂管理要效率,向课堂管理要质量。既要教好书,更要管好人。只有在搞好课堂管理的前提下,才能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这既是对教师本身教学工作的负责,更是对学生的负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