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课堂教学教师评价学生评价教育 |
分类: 教学随笔 |
1.在常态课中对老师进行常态评价:常态课往往是老师的一种教学常态,所以往往也比较真实和自然。为此,对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常态性的评价也就更加公正和更加客观,这对增强老师的责任感也更有促进作用。对老师的常态课进行评价的根本目的是让老师把上好常态课变成一种自觉的教学行为。
2.在公开课或观摩课中针对老师的亮点进行评价:公开课或观摩课往往带有示范与引领的功能,所以授课老师也比较重视,听课老师的关注度也比较高。为了更好地发现亮点与寻找不足之处,比较理想的评价就是师生各自同步进行教学评价。来自学生的评价意见可以作为听课老师评价的参考意见,这样把师生的评价意见综合起来就显得更加合理和可信了。
3.在教学常规检查课中对老师相对薄弱的地方进行评价:在教学检查课中,可以根据学生平时对授课老师常态评价中相对薄弱的项目进行评价,以此来判断、验证学生平时评价的吻合度有多高,并对授课老师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4.在学生问卷调查中对老师进行综合性评价:在教学常规检查中,通常还会有一项学生问卷调查。在学生问卷调查中,要对老师进行综合性评价。内容包括:教师的师德表现、教学水平以及教学效果几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最终给老师一个比较全面、公正、合理、客观的评价。
前一篇:比教学进度更重要的是什么?
后一篇:起始年级别老是把考点挂在嘴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