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毛泽东阅读史》有感(二)

(2025-03-10 08:53:19)
标签:

毛泽东阅读史

书中味道

分类: 读书学习

  读《毛泽东阅读史》有感

                      (二)

                 毛泽东读书的味道

    春节过罢,又拿起《毛泽东阅读史》一书再读。至今我已读第五遍了。真的觉得越读越有味道了。毛泽东说读书“有味道就多看几句,七看八看就看出味道来了。”毛泽东所说的味道,我认为就是对书中内容的思考、理解和探究所生出的情感。

    毛泽东一生读书有十万册,在很多书中留下了他的批注和圈画。《毛泽东阅读史》全书通篇是结合时代背景叙述他阅读和推荐书的情况。

    青年毛泽东从湖南一师毕业后,随着新文化运动渐进高潮,毛泽东被推入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虽然社会活动繁忙,但他钟情于读书,结合社会活动和政治活动的实践,他的认识不断地提升,思想飞速奔跑,三年的时间就从一个无政府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一九二零年毛泽东读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一书后,成为了他走向马克思主义的一个起点,从中得到认识问题的方法论,学到了唯物辩证法。一生都在践行他的信仰。他曾说“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每阅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

    一九五零年代他就读了五遍“红楼梦”。他说:“我是把它当历史读的。” 书中“写了很细致、很精细的社会历史。”毛泽东联系了曹雪芹所处的时代背景;封建社会的宗法关系、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从中看到的是阶级关系。“不读一点《红楼梦》,你怎么知道什么叫封建社会?”这就是毛泽东读出来的味道。

    通过和李大钊、陈独秀的接触,马克思主义方面的书,越来越引起毛泽东的兴趣。《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这三本书对毛泽东的影响很大。从书中知道,人类自有史以来就有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取其“阶级斗争”四个字,老老实实地开始研究实际的阶级斗争。

    到达陕北后,在军队的将领中曾经争论过谁的学问大。王明被不少人视为党内第一理论家。以至于有“王明的理论,博古的口才,周恩来的风度,毛泽东的实际”这样的说法。毛泽东在党内绝不是以理论见长的领袖人物。似乎是一位偏实干的人才。“到一九四零年代初,毛泽东有了一系列理论创造,而其理论既有马列主义依据,又能够说明中国革命的实际,全党上下都佩服。这就使他从一九三五年十月长征到达陕北时的军事领袖,到一九三八年十月六届六中全会成为政治领袖,再到一九四一年九月延安高级干部整风开始后,成为了思想领袖。”(P111——112)这就是靠阅读、深入思考、联系实际获得的科学正确的思想方法,用书中的味道滋养成长起来的毛泽东。

    毛泽东的阅读关键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来吸收书本内容,并且有着极大的兴趣、勇气和办法去实践书本的理论。解放后,用他的读书热情,挤时间读那些党外民主人士给他寄的中国文史哲研究著述,如,章士钊的《柳文指要》著述一百万字,他都能读完并给与回复指出:“大问题是唯物史观问题”。

    毛泽东的阅读,真是一般人无以企及。他在全党提倡和推荐读马列的书,一次就列出书目三十本。恨不得全党经过读书很快读出几个理论家来。

    通过读《毛泽东阅读史》一书,深感毛泽东的伟大那就是通过阅读,用书中的辩证法、科学的思想方法、书中的味道滋润并成长起来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