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毛泽东阅读史》有感

(2025-03-03 16:16:50)
标签:

读毛泽东的书

挤时间

攻书

分类: 读书学习

读《毛泽东阅读史》有感

(一)

毛泽东“挤”时间“攻书”

在微信群里看到有一条《毛泽东阅读史》书的信息,激起内心读此书的浪花。索性抓紧一切时间在手机上看这本书。有兴趣去读一本书,是内动力的一种催生,或者说是由于人从骨子里有的本能,为探寻未知,品尝新鲜而这样的实践和体验又是人的生命力的一种体现。同时为获得此书,还急切地询问群主:哪里能买到此书?又将这个信息转发给我的重外甥女彭会敏,再问哪里能买到此书?彭会敏很懂我,毫不犹豫地即刻就从网上给我买了一本,四天过后,我就收到了《毛泽东阅读史》的纸质书。等到我收到纸质书的时候,我已经从电子书上看到324页,电子书共332页,在急切想看此书的心情驱动下,四天时间已读了全书的96%,又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将全书读完了一遍。

囫囵吞枣地将全书读完了一遍,印象最深的就是毛泽东对书的热爱那真是超出了常人。他终生与书为伴,热爱学习热爱读书无人能比。毛泽东曾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紧接着又下了苦功夫把纸质书读了三遍,才对全书有了比较多了解。在我的生命中,还没有这么反复认真地去读过一本书。这本书对我来说有着特殊的魅力,所以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读。一心想深入了解毛泽东是怎样读书的,对我有什么借鉴之处。

毛泽东是伟大的领袖,伟大的导师。对他来说,国家大事要日理万机,国际事务缠身,在我的认知里就觉得他怎么能有那么多时间去读那么多书呢?书中开篇说,“毛泽东去世后,在中南海住处留存的藏书,即达一万余种,近十万册,一些书中留下了他的批注和圈画。他读而未藏以及读过但后来丢失的书籍,更不知几何。”由此可看出毛泽东热爱读书的佐证。

书中这样记述他对时间的把控:“把阅读视为‘攻书’”,“攻书到‘底’之法,在挤和钻,一遍一遍地用心去读”。毛泽东“又形象地解释了应该如何去挤和钻:我们可以把五本书装在干粮袋里,打完仗后,就读一遍或者看他一两句,没有味道就放起来,有味道就多看几句,七看八看就看出味道来了。一年看不通看两年,如果两年看一遍,十年就可以看五遍,每看一遍在后面记上日子,某年某月看的。”这就是毛泽东“挤”时间的经验之谈。我记得雷锋的钉子精神就是一个“挤”字。一块木头上本没有钉子的位置,用锤子将钉子砸进木头里,钉子就“挤”出了自己的位置。有人说,时间是弹簧,你弱他就强。因为巧挤时间,一年下来时间就会在你面前示弱,你就会比别人抢占许多时间。我想这一点对于每个爱好读书之人去争取时间确实有借鉴的意义。

毛泽东把读书视为“攻书”。就是把书中的内容当敌人看,要钻研、要攻克它。经典的和重要的书反复读就是在“攻书”。因为每次阅读背景不同、任务不同、心境不同,理解和发现也会有所不同,所以同一本书反复读 才能攻书到底。也就是毛泽东说的“七看八看就看出味道来了”。毛泽东对人说他读《共产党宣言》的情况:“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有时只阅读一两段,有时全篇都读,每阅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可见毛泽东对“攻书”那是常读常新。

作者陈晋在书的后记中这样说:“对毛泽东来说,读书还是一种精神存在和思想升华的必要方式,是一种生活常态,是一种历史责任。”读几遍《毛泽东阅读史》一书后确实有着这样的体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