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畜牧战线上的二十年
——业务工作总结
我于一九六七年毕业于张家口农业专科学校兽医专业。二十年来,一直奋斗在畜牧战线上。现把从事业务技术工作的情况作一概括回顾。
一.
从事技术工作的概况
一九六七年毕业后,被分配到一五四二部队农场接受再教育。一九七零年三月再次分到邯郸地区馆陶县农林局工作。一九七三年十二月由馆陶县调到我县畜牧局工作至今。
在这二十年的时间内,从事过本行业中多面个专业技术工作。在部队农场做过鸡鸭饲养管理工作;在县兽医站担任过司药;蹲点在猪场做过技术指导;在县畜牧局搞过畜禽疫病的防治,多种疫病的普查、检
疫,实验诊断室诊断和疫情监测;担任过技术培训和业务管理工作。于一九八二年被确定为助理畜牧兽医师。
多年来在党组织的培养下,在领导和同志们的支持帮助下,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多次受到领导的表彰。一九七零年被一五四二部队十连评为五好战士;一九七一年被馆陶县农林局评为五好干部;一九八三、一九八四连续两年被评为县级先进工作者,分别给与记大功奖励;一九八四年还被地科协评为科普先进工作者;一九八五年被评为县级先进工作者,记功一次;一九八六年度被评为县级先进工作者。
二.
业务工作实绩
.
刻苦学习专业理论,增强为四化服务的本领。
我认为,做为一个科技人员,不仅要有为四化建设的思想和热情,更重要的还要有为四化建设的过硬本领。从学校走向社会给与我的第一感受,就是仅有书本知识还不够,还必须向实践学习,向老科技人员学习,努力掌握他们多年来总结的经验和技能。然而从事技术工作的实践中,又感到理论知识的匮乏,因此,在工作中,从未放松过专业理论的学习。二十年来,曾利用业余时间重读和自修了《家畜传染病》、《兽医内科学》、《实用兽医诊疗学》、《免疫学》、《兽医微生物》、《数理统计》等专业技术理论。参加陈琳教授编播英语广播教学,积极参加地区主办的化验培训班,写读书笔记和技术要点约十万余字,为提高自己专业技术理论水平打下了基础。
.
努力做好畜禽防疫工作,为畜禽防疫研究对策。
自一九七八年到一九八四年间,我从事实验诊断室的工作。此间,化验室的工作有了很大的改观。改变了过来化验室只起发放疫苗转运站的作用。从一九七九年开始,积极开展了力所能及的工作项目:如制备培养基,细菌性疾病的诊断,细菌培养,镜检,猪鸡疫苗的的效价,鸡瘟免疫力的效价测定,鸡病的病理学检验,结核、布病的检疫等。一九七九到一九八三年间,做鸡的保护率试验997份,保护率达95.7%,猪瘟疫苗效价两次,共计15份,向地区转送三号病血清410份,检出阳性畜28头,检疫牛结核68头,羊布病检疫平板诊断1785只,检出病羊27只;炭疽诊断15例,确诊3例;畜禽病例解剖53例;开展技术咨询1300多人次。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
在从事疫病的防疫工作中,为了保证疫苗的有效使用,提高防疫效果,确定防疫对策,于一九八零年秋季,对兔化猪瘟弱毒疫苗在常温下存放、使用的有效期限进行了试验研究。
试验的背景和目的:猪瘟疫苗从鉴定出厂,其药品的免疫力是无可质疑的。但实际由疫苗出厂、转运、发放到使用,要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哪个环节上出了问题,都会直接影响疫苗的质量和效果。见于我县冷藏设备差,疫苗数量大,发放周期长,到基层存放条件更差,一般都是在常温下存放和使用。如果没有一个严格的存放、使用的时效要求,必然会影响防疫的实际效果。根据我县的这一实际情况,于一九八零年秋季,我们化验室对兔化猪瘟弱毒疫苗在常温下存放、其有效期限,进行测定、观察试验研究。
方法于步骤:
取全县有代表性城关、柏合、倪辛庄、南东坊四个乡镇为样品试点。要求各试验乡镇,在猪瘟防疫将结束时,把当天给猪只注射疫苗稀释液随时送化验室备检用。
检测方法. 购买14只家兔在接种前进行了三天的健康观测。除7号、8号兔温差大未用外,选其10只接种使用。每2只一组,共分编五组,基层乡镇四片代表样品分为四个组,取化验室冰箱存放疫苗注射做为对照组。测温判定:根据家兔热型反映,其结果判定见下表-1:
表-1
|
疫苗取样
|
兔号
|
接种时间
|
结束时间
|
结果判定
|
|
倪辛庄
|
1
2
|
1980年11月1日
17时
|
11月8日15时
|
|
|
城关
|
3
4
|
1980年11月3日
17时
|
11月10日15时
|
▔
|
|
南东坊
|
5
6
|
1980年11月5日
9时30分
|
11月11日15时
|
|
|
柏合
|
11
0
|
1980年11月7日
11时
|
11月13日15时
|
▔
▔
|
|
冰箱
|
9
10
|
1980年11月6日
11时
|
11月12日15时
|
|
由表-1可见,倪辛庄样品稀释苗和冰箱对照疫苗可判该稀释度合格。城关的样苗稀释度基本可用,其余样苗均判为可疑。
为了比较常温下放置的时间与效价的关系,统计列于表-2。
表-2
|
样点单位
|
送检时间
|
常温存放时间(天)
|
判定结果
|
|
城关
|
1980.11.3.
|
14
|
可掌握使用
|
|
倪辛庄
|
1980.11.1.
|
12
|
合格
|
|
南东坊
|
1980.11.5.
|
17
|
可疑
|
|
柏合
|
1980.11.7.
|
19
|
可疑
|
注:时间计算,从10月21日,地区送到疫苗算起。
试验结果: 由表-1、表-2可以看出,存放时间越长,效价的合格度越差。在常温下放置超过14天后,注射家兔不产生定性热或只有轻型热。
据室温记录最高为18.8。实验表明:疫苗转送到县级后,在低于18.8
的常温下存放、使用,12天内为有效使用期限。
根据这一试验结果,我们在畜禽防疫对策上采取了集中力量,同一组织,集中时间,全面铺开的原则。严格掌握疫苗有效使用期限,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制度,提高了防疫的实际效果,保证了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关于冬季鸡舍温度对蛋鸡产蛋率影响的探讨
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1980年以来,在中央关于农村改革的精神指引下,养殖业迅速发展,在我县出现了“养鸡热”,为了做好技术服务,提高养殖业的生产水平,根据“冬暖鸡下蛋,夏凉不歇窩”的农谚为思路,对冬季鸡舍温度对蛋鸡产蛋率的影响做了对比观测和研究。
对比观测试验和结果
为了实施这一课题,选择了城关镇东街养鸡专业户黄银饲养的100只来航鸡分为两组做为观测对象。分别建造塑料向阳暖舍和普通笼舍做为对比观测点。在与我县气象技术人员的配合下,于1981年12月1日至1982年1月31日,进行了鸡舍温度和产蛋情况的对比观测,观测结果见表-3。
表-3
|
项目
侯序
年月
|
1981年12月
|
1982年1月
|
合计
|
平
均
|
|
1-5
|
6-10
|
11-15
|
16-20
|
21-25
|
26-31
|
1-5
|
6-10
|
11-15
|
16-20
|
21-25
|
26-31
|
—
|
—
|
|
温度
()
|
塑料暖舍
|
12.5
|
15.8
|
11.6
|
10.7
|
12.3
|
10.3
|
10.8
|
10.3
|
10.7
|
10.2
|
10.9
|
10.5
|
136.6
|
11.4
|
|
对照
|
-2.3
|
1.7
|
0.5
|
-0.7
|
0.7
|
-0.4
|
-2.0
|
-0.2
|
-3.6
|
-4.7
|
0.9
|
-3.0
|
-13.1
|
-1.1
|
|
产蛋数
(个)
|
暖舍
|
24
|
24
|
25
|
26
|
23
|
35
|
30
|
28
|
29
|
30
|
30
|
30
|
334
|
27.8
|
|
对照
|
11
|
9
|
15
|
10
|
15
|
23
|
14
|
18
|
14
|
2
|
0
|
0
|
131
|
10.9
|
|
产蛋率
(%)
|
暖舍
|
48
|
48
|
50
|
52
|
47
|
58
|
60
|
57
|
59
|
60
|
60
|
50
|
649
|
54
|
|
对照
|
22
|
18
|
30
|
20
|
30
|
38
|
28
|
36
|
28
|
4
|
0
|
0
|
254
|
21
|
由表-3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塑料暖舍的温度比普通龙蛇温度平均提高12.5。塑料暖舍的鸡比普通笼舍的鸡平均每天多产16.9个蛋,两个月多产1047个蛋;塑料暖舍的鸡比普通笼舍的鸡产蛋率平均提高33%。
关于冬季鸡舍最适温度的探讨。据资料研究,产蛋鸡适宜温度范围为13-30,最适温度为16.6-27.7.也有研究资料表明,鸡舍温度维持在10左右,可获得最高的产蛋率。那么在我区冬季鸡舍温度维持在什么温度为最佳呢?针对这一问题,对塑料暖舍的鸡舍温度与产蛋率进行了点骤图分析。结果表明:鸡舍温度保持在10-12时产蛋率最高。同时还证明在这一温度范围内骤集点最密集,说明在这一温度范围内,蛋鸡的产量最高,也最为稳定。相反,随着温度的升高和下降产蛋率反而下降。这一现象与鸡对环境适应性有关。鸡在暖舍内由于温度偏高,日较差太大时,易发生疾病或产生对环境不适应的应激反应。温度控制适当低些,虽然体热散失较多些,但刺激物质代谢的作用加强了,对鸡群健壮和产蛋都有良好的影响。因此鸡舍温度维持在10-12时可获得最高的产量。由此在冬季使用塑料暖舍时,应注意在晴好天气情况下要经常通风换气,但要注意不要大掀盖,造成温差过大,影响鸡群的健康,夜间加盖草帘以保持温度的稳定性。保持鸡群最高稳定的生产水平。
关于我区饲养蛋鸡的生产建议。
据我区气候资料统计,冬季的平均气温低于10的间隔日数为156天,占全年的43%,低于10的初日为10月29日,终日为4月3日。在此期间利用塑料暖舍饲养蛋鸡,无疑会大大提高蛋鸡的生产量,可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我们的这一试验研究成果发表于1983年的省级科技刊物上,对发展养鸡业和提高养鸡的生产水平,起到了促进和推广作用。
总之,在二十年来技术工作中,勤于学习,善于动脑,大胆探索,不断总结,运用正确结论去指导工作,具备了能独立承担或处理本职业务范围内技术问题的能力。
三.
关于对今后工作的设想
关于对我县畜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根据我县的生态环境资源优势,地处平原、荒滩故道较多,草食资源丰富。今后宜以发展草食动物为主,如牛、羊、兔,应大力支持发展。同时要兼顾发展猪、鸡、鸭、鹅等家畜家禽。
积极选育、发展和推广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的畜禽新品种。目前我县已引进了许多畜禽新品种,如新疆纯种细毛羊,加尔福尼亚兔、比利时兔、发比兔,鸡有星杂579,“288”,罗斯蛋鸡等,应采取措施加以巩固,发展和推广。同时还要注意选育适宜本县发展的畜禽新品种,促使畜牧业生产的优种化。
积极开展新疆细毛羊生产基地建设,做好新品种的饲养驯化、生长、繁殖和防退化的试验研究工作。去年以来,我县引进纯种新疆细毛羊700余只,建立重点基地村10处。在县科委支持合作下,已着手了基地点建设的课题研究工作。今后应加强基地点的科学管理,防止品种退化。同时利用新疆细毛羊品种改造当地绵羊,选育出优良新品种。
健全和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加快畜牧业的发展步伐。
目前,我县技术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防疫灭病的网络还不够完善。应积极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广大群众从事畜牧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健全农村监测、防疫、灭病的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技术服务,出进畜牧业的大发展。
由于自己业务水平较低,错误之处再所难免,敬请领导和专家们批评指正。
一九八七年十一月十五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