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旗渠游记

(2024-05-04 09:22:44)
标签:

红旗渠

艰苦创业

青年洞

纪念馆

分类: 游记

             红旗渠游记 

    二零二四年的三月八日,由闺女开车,叫上两个外甥女——吴村魏廷如、涉县庄张青花四人一行到红旗渠等地自助游。

    我出发的地点距红旗渠约一百多公里地。还要拐弯叫两个外甥女,就要耽误一些时间。早七点钟自安阳东高速口上高速,到红旗渠口下高速,约97.2公里,全程1小时45分钟。再到红旗渠的景区,已是10点多钟。游人很多,有人说今日三八节,女同志免费。我们一行四人径直向景点购票口处走去。到了景点门口,像我这年纪(60周岁以上)可以直接持身份证进去,而他们三个不够六十周岁,就要通过手机预约后,虽也是免费进入,但多一道手续。

    红旗渠位于河南省安阳林州市。林州处于河南、山西交界处,历史上严重干旱缺水。19602月,林县人民开始修建红旗渠,即引漳入林。也就是从水源丰富的浊漳河引水到林县。经过豫晋两省协商同意,后经国家计委委托水利电力部批准,奋战十年,终于在太行山的半山腰处,建成一条长达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意思就是高举红旗前进。

我们是从红旗渠的分水苑开始参观的。渠身盘绕在太行山的半山腰悬崖之上,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的渠偃行走,忽而有推小车的雕塑,忽而有“踏遍青山”的标注牌,上面写着“工程未动,测量先行”的内容,赞美测量人员的艰辛。经红旗渠峡谷体验区、创业洞、老虎崖、神工铺 到青年洞,可以说这一段是最秀丽的旅游景区。所谓的“洞”就是人工凿出一个洞穴让渠水穿过。 青年洞是红旗渠总干渠的咽喉工程之一。此段山地势险恶,石质坚硬,依靠断壁而凿。其纵坡为1/5000,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立陡奇涯。设计流量23立方米/秒。洞穴从巍峨雄险的山体贯穿而过,工程最为艰难。该工程动工于19602月,当年十月因自然灾害和国家经济困难,总干渠被迫停工。为早日将漳河水引入林县,建渠干部群众提出“宁愿苦战不愿苦熬”。从村民中抽调了300名青年壮劳力组成了突击队,坚持继续施工。当时每人每天只有六两粮食,为了填饱肚子,就上山挖野菜,下漳河捞河草充饥,很多人得了浮肿病,仍坚持在工地上。那时机械很缺乏。全凭着民工们的血肉之躯与坚硬的岩石抗衡,以一锤一钎、一锹一镐艰难地开凿。智慧的林县人民想了很多的土办法,创造了 “连环炮”“三角炮”“瓦缸窑炮”等爆破方法,以愚公移山的精神,终日挖山不止。使挖山进度由每日0.3米提高到日两米多。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奋战,终于在1961715日将洞穴打通。洞穴长616米,高5米,宽6.2米,挖土石方19400立方米,总投工13万个。取得了十分震撼的劳动业绩。因是青年突击队开挖的洞穴,为纪念青年们的艰苦创业精神,所以命名为“青年洞”。

红旗渠的开挖背景是国家处在自然灾害和着经济困难时期。建国十年多,国家底子薄,没有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全靠手工和土法爆破、土法测量,可想当时民工们是在如何恶劣的条件下艰苦作业?那是个建立社会主义新思想的年代。真正地见证了林县人民在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下,不忘党恩,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也许没有国家的工资报酬,很可能什么补助都没有,得到的是生产队给予记工分。却自觉自愿地服从服务于大局。以无比的英雄气概和高昂的劳动激情书写了艰苦创业的壮丽篇章,为林县的水利建设献心献身。更反映了新社会建立的新的生产关系有力地推动着新的生产力的发展。为世世代代的林县人民的生活用水、农业灌溉带来了永远的利益。苦在当时,利在千秋。

   红旗渠分为总干渠、干渠、支渠。总干渠是从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到河南省林县的任村镇,全长70.6公里;干渠支渠分布全林州市各个乡镇。该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据计算,如果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纵贯祖国南北,绕行北京,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现在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红旗渠的现场,又转到了红旗渠纪念馆。

    展馆的内容布展采用空间环境、雕塑、绘画、人物照片、多媒体等艺术手段,再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十万开山者,历时十年,绝壁穿石,挖渠千里,把中华民族的一面精神之旗,插在了太行之巅。营造了再现历史、对话历史的氛围。红旗渠承载历史,见证梦想,让历史告诉未来: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有了红旗渠,结束了林县人民世代与干旱抗争的历史,将浊漳河水引入山区,靠自己的双手撑起了这片世界丰碑的天地,创造了人间奇迹。英雄的林县人民以百折不挠,顶天立地的愚公移山精神使山河巨变并实现了梦想。继往开来让红旗渠精神永恒。深刻感悟到林县人民是英雄的人民,红旗渠艰苦创业的精神,震撼着游客的心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