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含凤
含凤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9,182
  • 关注人气:47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韩琦故事系列之八调和两宫(二)

(2022-10-10 15:54:56)
标签:

韩琦调和两宫

曹太后撤帘

任守忠受贬

分类: 历史知识

             韩琦故事系列之八

               调和两宫(二)

     皇帝和曹太后之间的非亲生,加之英宗有病,给一些好搬弄是非的宫中宦官有可乘之机。宫中宦官首领大内都知任守忠,借机捏造谣言,行挑拨离间之事,致使皇帝和太后之间矛盾加剧。若容忍这样的人在宫中,就会搅得两宫之间无宁日。韩琦用自己的智慧和谋略,坐在政事堂,把大宦官任守忠传来,让他站在庭中,严肃地指责他说:“按罪你应该判死刑,现在贬官为蕲州团练副使,由蕲州安置。”说罢,在敕书上填写好任守忠的名字和罪状,派使臣当天就把他押走了。

     曹太后垂帘的地方是宫内东门小殿。因此她多次发牢骚,对辅臣们说:“你们看,我坐的是什么地方?”韩琦心平气和地对她说:“今日之事,难比当年。当年因仁宗年龄小,刘太后垂帘听政坐正殿,自有历史的典故。今天的皇上是成年的国君,只是因为有病,暂时烦请太后听政。当日的诏书就明确说明是暂时处理军国大政。既然是暂时,坐在这里也就可以了。”曹太后听后一言没发。

    治平元年(1064年)五月,天气渐暖,宋英宗的病已痊愈,开始到外朝文德殿朝会,然后到内朝崇德殿处理军国大事。两府大臣不放心,每次等到英宗退朝后,再到内东门小殿向曹太后复奏英宗所裁决的事务,然后回到政事堂拟诏颁旨,曹太后听完后,总是夸奖皇上处理得当。

     既然皇上的病已痊愈,能够亲政,韩琦就开始考虑怎样让曹太后撤帘?担心时间一长,曹太后身边的小人必然会不安分,一旦两宫再形成矛盾,后果不堪设想。

     这一天,韩琦与众臣一起在内东门小殿向曹太后回奏皇上裁处的奏议,曹太后连连说好。等大臣们都退下后,韩琦对太后说,:“现在皇上圣体完全康复,处理政务完全得当,臣体弱年高,也没有什么大的用处了,特请太后准许我解职还乡。”太后一听就知道什么意思,说:“韩相公怎么能解除职务呢?哀家本来应退居深宫,只是不得已才坐在这里,且让我先退下来吧!”说罢又郁郁不乐地叹息道:“今日退下来,别人更不把我放在眼里,不知道会怎样带我。”

     韩琦说道:“太后在朝廷危难之际,能果断地处决政事,现在皇上身体康复,自然会还政于皇上。您熟读史书,试看古往今来,像您这样贤明之人有吗?东汉时期垂帘听政的马太后、邓太后,虽然史论贤明,也不免贪恋权势。太后能够主动归政,这真是古代皇后所不及的啊!”又说:“谏院台谏官亦有奏请太后还政的,不知太后哪一天撤帘?”曹太后明白韩琦的意思,虽心里不快,也还是说:“现在就撤。”说罢起身离去。韩琦也不在意太后的脸色,厉声命令仪鵉司当即撤帘。

     韩琦这样处理两宫的做法,事后当朝枢密副使赵概劝韩琦说:“稚圭(韩琦的字),你这样做,虽然至公至善,一心为天下,难道不怕殃及自身和全家安全吗?”韩琦正色说道:“作为人臣,焉能不全心全意事君?我早已置生死度外,至于成功与否全靠天意,岂可瞻前顾后?”可见韩琦忠君思想的坚定和顾及江山社稷大局的安定!为皇上亲政创造出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