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琦故事系列之一
小小库监尽职尽责胸怀天下
北宋明道元年(1032年),韩琦通过翰林学士院的策试,入职馆阁,授直集贤院。天有不测风云,受一场朝廷上的新旧势力的交锋,韩琦莫名其妙地受到波及,接到朝廷诏书,改任监左藏库。这一任职在朝中也引起了议论。自宋立国以来,一甲高科进士(韩琦甲科第二名榜眼),都是从馆阁清要之职举显职,任藏库之职是浪费人才,很不恰当,也无先例。仁宗皇帝也觉得这个职位对韩琦有些不公平,他对韩琦也有点担心。却见韩琦坦然就任。这时的韩琦才二十五、六岁。顿感韩琦年龄不大却有如此胸怀和气度,由此增加了仁宗皇帝对韩琦的一份关注。
韩琦走马上任,处之自若。到藏库各处巡视、听汇报、调研,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他在这个小小的职位上仅仅待了15个月,解决了三个问题:
1.发现各地贡赋送到左藏库后必须有监称内臣在场,仓库才能接纳,而这个内臣平常往往几天不到岗,致使送来的贡赋不能及时入库,饱经风霜,也影响押运人员回原地复命。韩琦经梳理,觉得涉及体制问题,提出罢免内臣验收入库这一程序。遂将自己的建议上报,得到朝廷的批准,完善了制度,营造了好的工作环境。
2.左藏库的物品,也供宫内所用。经巡查发现宫内所用物品都由内臣请示圣旨后直接到库中提取,没有任何凭证手续。这是管理上的一大漏洞,易造成走私奸伪。韩琦在奏折中说:“......官物非得合同凭由不可给......”,这一奏议得到了仁宗皇帝的批准。此后建立了凡宫内领取物品必有领取凭证,否则不予供给。
3.仁宗明道二年七月,江淮地区发生大灾荒,哀鸿遍野,目不忍睹。当地官家积极开仓放粮,赈济饥民。同时也向皇上上疏,请求豁免灾区当年的税赋,节俭养民,以度饥荒。次年,虽是夏秋两熟,但大灾刚过,灾民皆苦,府库乏粮,谷价涨高,江淮地区的六百万石税赋怎么也不能如数缴纳。韩琦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上疏皇上,请求朝廷对灾区州郡依据实际情况予以赋税蠲免,让老百姓休养生息,以发展灾后生产。同时在奏折中提出
“节奢侈,崇节俭;......节俭财政开支......”等等一系列措施。仁宗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
韩琦做事的出发点都站在了民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他没有嫌弃库监这一小小官职,不徒有虚名,不急功近利,尽职尽责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对韩琦的做人、做事,仁宗皇帝看在眼里,且多了一份刮目相看,觉得这个年轻的库监,绝非无所作为的俗人庸吏,而是心怀天下的能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