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苒茬,今天是2023年12月5日,令我终生难忘的日子。六十八年前的今天,刚刚成年的我,遵从国家指令,打起背包南下广州,参与组建新中国胶乳工业,兴办部属国营第十一橡胶厂,也是全国唯一的国营胶乳制品大厂。说起组建新中国胶乳制品企业,还要感谢民主人士邵力子先生在全国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兴建生产计划生育用品的企业,国家采纳了邵力子先生的提议,决定在广州兴建胶乳制品厂,定名为化工部国营第十一橡胶厂。这个厂名是部属橡胶厂的排名而来。如生产轮胎制品的国营第一橡胶厂,厂址在东北桦林,还有号称为中国橡胶制品基地的国营笫二橡胶总厂,厂址在山东青岛市滄囗区滄台路九十七号,也是我投身新中囯橡胶事业的起点。其它如三厂,四厂,及七厂和八厂均在东北各地,以长春居多,五厂在湖北宜昌,其它如六厂,九厂,十厂都在国家规划之中。这些中央部属橡胶大厂,想入职很难,都是由国家安排,同时企业戒备深严。我所在的广州国营第十一橡胶厂厂址在广州市河南区工业大道九十七号,驻有一个警卫班。
在1955年12月5日,我调往广州国营第十一橡胶厂时,工厂还没有全部建好,暂时在广州解放南路166号原兴华电池厂旧址进行胶乳制品的研发工作,在工程师陈中岳和王云飞的指导下,参与男用避孕套和女用避孕隔膜的研发。我也从中学会制图,晒图,描图等各项设计工作,並参与模型发外加工业务,在工程师们提供的胶乳工艺技术资料中学了很多理论知识,再通过实践,去提高自身的胶乳工艺技术。在搬入新厂后,才真正进入胶乳制品企业,成为胶乳制品领域一名新兵。
在我六十八年的胶乳工业生涯中,也曾遇到坎坎坷坷,在初期生产中,还没有自动生产线,全靠手工及板式流水线操作,劳动强度很大,同时由于怕外面吹进的粉尘粘到模具上造成针孔,所以连窗户也不敢开,广州冬天还可以,而夏季生产就难挨,汗流浃背,以毛巾擦身和大量飲水降温,这样年复一年,终于适应了南国高温气候。
感谢北京橡胶研究院和前苏联专家的培养,使我在理论上得到提高,因为胶乳工业工艺技朮鲜为人知,一般是査不到的,只有先辈们传承下来的经验,再去推敲,以总结应用,逐渐有点底气。
六十八年的胶乳工业生涯,使我见证了我国胶乳工业的发展,尤其是民营胶乳企业的兴起,使得我国成为世界胶乳工业制造大国。制品生产由手工板式流水线,逐渐发展成为自动生产线或智能生产方式。在我的人生道铬上,牢记母親对我的教诲,也就是干一行,愛一行,专心致志去学好做精。胶乳工业又脏又累,手工活多,各种助剂的分散体研磨制备,是个细活,稍一不慎,就会铸成大禍。我也受过不少教训。
六十八年的胶乳工业人生路,矢志不渝,不论风云变幻,也没有改变我对胶乳工业的爱,从风华正茂的青少年,一直干到耄耋之年,并且一直还要干下去。这六十八年的胶乳人生,使我有幸参与几乎所有的胶乳制品研发,如安全套,各类胶乳手套,如直型一次性手套,名目繁多的工业手套,家用手套,线纱蘸胶劳保手套,操作箱手吝套,电气绝缘手套,各种规格胶丝,胶片,拉力帶,玩具,游泳帽,旅行用胶乳鞋套,航空用面罩,各类医用及工业用胶管,林林总总近几千种胶乳制品。最让我一生难忘的的是我接受和独立研发国家两弹一星核防护需用的氚防护长臂多层复合手套工程,在全国各大专业研究单位的支持下,经过三年多的努力,过巴山,涉蜀水,终于以人造丁基胶乳配以特种纤维和专用助剂,研发并量产出长臂丁基氚防护手套,填补了国内这一领域空白,并在北京通过国家鉴定。
在颐养天年的当今,我仍退而不休,牢记传承使命,把学到和用到的胶乳工艺原理和应用技术推广给有志从事胶乳工业的人们。希望他们发扬光大。胶乳工业应用越来越广,是永不衰落的朝阳工业,胶乳工业的奧秘至今还有很多方面需要研讨和开发,如胶乳的交联机理,胶乳的补強机理都有待研究和开发。
自从在1955年12月5日入了胶乳工业这一行,是祖国对我的恩赐,使我这一生有了奔头,经历了六十八年的胶乳人生路,实现了对祖国的奉献。人生几何?对胶当歌。人生如胶,胶如人生。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胶乳世界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生命献给无限的胶乳世界,做一个高尚的胶乳老兵,一个纯粹的胶乳老兵,一个有道德的胶乳老兵,一个脱离了低級趣味的胶乳老兵,一个有益于人民的胶乳老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