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佛山展新貌
(2023-12-04 08:29:16)
在我八十年前也就是六岁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在语文课里曾学习到中国有四大名镇,就是广东佛山镇,江西景德镇,河南朱仙镇,湖北汉囗镇。八十年的变迁,这中国四大名镇也随着天时,地利,人和的变化,而各有发展,追溯过去的历史,广东佛山镇是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工商业城镇,拥有丰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尤其在唐宋时期更为v旺。而江西景德镇,以其生产的青花瓷器而闻名,被誉为瓷都。是中国最重要的瓷器生产基地,橡胶老兵我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研发胶乳手套时,曾经去过景徳镇寻求加工手套素瓷模具,景徳镇家家户户都为瓷业而配套。而朱仙镇则未有机会去过,而汉囗镇,处于中南通衢,早己中国大城市,至于河南朱仙镇,只看到在书中报道过,没有亲历其境。
上世纪五十年代,国家分配我到广州参与组建新中国胶乳工业,从此对鄰近的佛山镇有方便了解。在广州乘广三铁路去佛山,只需两毛钱车费,所以在假日经常去佛山一遊,看看古迹祖廟,最主要还是去品尝被誉为"甘香稣脆,誉滿中南"的盲公餅,据说此餅是一位盲人制作的,传承百年,现以成为佛山有名的食品标杆。初到佛山,经当地人指点,找到了加工盲公餅的店铺,当即买了两包,并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当时的盲公餅与现在生产的盲公餅有很大不同,就是油份特别大,把整个包装都浸透了,吃起真是有甘香稣脆的味道。
那时初去佛山,感觉只是一个小镇,以卖陶瓷产品为主,街道车辆不多,但非常清洁,被国家评为全国爱国卫生城市,由于笔者所在单位在当时是生产胶乳手套制品,必需要有素瓷模具,而景德镇离广州太远,倒不如舍远求近,在佛山寻求手套素瓷加工单位,由于这一契机,经常去佛山,从中也看到佛山的变化。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于市场对胶乳手套的需求增大,聪明的佛山人办起了很多间胶乳手套厂,正好与我的专业对囗,于是担当起星期天工程师的使命,为农民企业家传授胶乳工艺技术,生产各类家用手套和工业手套,很快佛山成为生产胶乳手套的
集散地,对佛山,橡胶老兵我还是有眷恋的心意。因为我教过的佛山兄弟,如今都成为了企业家。
半个世纪过去了,如今再去佛山一看,那真是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比起广州,有着超越感。整洁的市政建设,宽阔的马路交通,迅速发展的制造业,高标准的建设佛北战新产业园和双园区拔地而起,其工业总产值在冲刺三万亿!它不光以古禪城出名,而是以壮大新兴产业,而使人耳目一新。城市的配套设施日臻完善,交通四通八达,由于鄰近广州,所以公众都有一个愿望:不如广佛同城吧,虽然现时在行政区划上还没有广佛同城的命名,但从实际运营,已经是广佛同城了。地铁和公交早已把广州与佛山连成一片,经济及各个领域也是互相依存。
古老佛山的兴起,给我们一个启示,那就是在展现新时代社会主义中国现代化的实践,大美佛山交出了合格的答卷。如今我去佛山,不再仅仅是远足或品甞佛山的特产盲公餅,而是去学习佛山人的工匠精榊,立足禅城,放眼世界,为振兴中华而作出奉献。
作为在穂城工作七十年的外省人及老广州,耳闻目睹佛山古镇的巨变,它不再是"镇",而是一座环保卫生的现代化,规范化,清洁化的集化工,纺织工业,商业和宜居为一体的现代大都市。
大美佛山,我为您唱赞歌!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