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粤海饮茶旧事

(2023-11-22 07:00:17)
    广州是我国的古城,在公元前214年,距今己有二千八百四十六年历史,现已成为举世闻名的国际大都市,广东及港澳地区人习惯叫广州为"省城",又叫穗城,羊城,花城。其典故传说很多,在新中国成立后十四天后,它才回到人民的怀抱。六年后,刚成年的我,就随着南下建设大軍来到这个南粤大城,投身组建我国胶乳工业,一干就是七十年,可以说是老广州了,一个外乡人,被广东父老乡亲认可,连续两届被海选为"广东十大现代好丈夫"光荣称号,感到无限欣慰!这个殊荣来自不易,因为我是外省人,而广东父老乡亲却把我当成自家人,给我殊荣,无形中入了广东藉,在这块岭南热土上,我有志在橡胶和胶乳工业方面深耕细耘了六十八年,并继续干下去,实现为祖国奉献橡胶人生的理想。
 入乡随俗,既然在广州生活和工作,就要学会听,讲,写与普通话相差很远的广州文化,还要适应"食在广州"的饮食习俗。广州人毎天三茶两饭的生活习惯有它独特的饮食风格。所以在工作之余去体验"食在广州"的真谛。
 很多骚人墨客都留下"粤海飲茶未能忘"的佳话,这普通的飲茶,怎么就"未能忘"呢?这要追溯广东的茶文化。源于唐朝,并逐渐形成独特的社交饮食习俗,尤其是饮早茶习惯,我决定去体验饮早茶的感受。在广州,茶楼林立,著名的有"啕陶居","莲香","愉园","德珠"等,其它规模大小的茶楼遍及整个广州各区镇。那时要想饮早茶,非要拂晓时辰,天蒙蒙亮,就要到个锺意的茶楼找茶位,那时饮茶的人,清一色是中年以上的男人,没有一个女性及年轻人或儿童去茶楼的,茶楼统一供应标明"岩茶",茶位是四分钱人民币,早茶点心品种很多,牛脷稣,咸煎饼,马拉糕,蛋散,菠萝包,油条,都很精致,但茶客基本都是一盅两件,一盅三件,也就是一壸茶,品尝两三件点心,茶客上茶楼,主要是三五知己小聚,高谈阔论,烟雾蒙蒙,以及借茶楼谈生意业务。需要说明的是,飲早茶生意,茶楼老板是亏本的,因为各项开支成本不小,而茶客消费低,一盅两件的消费收不回成本,那茶楼老板为什么又要开早茶呢?主要是为招睐顾客。吃中歺或晩歺的飯市生意。所以,这早茶一般不超过上午八时就收市。
 时代潮流在发展,现在去茶楼一看,拂晓开市的没有了,最早开早茶也要七时以后才开业,茶楼场面热闹非凡,拖儿带女,男女老少,齐聚一桌,有的茶楼还独创新意,用智能机器人送茶送点心,别具一格,现在借茶楼飲茶谈生意的不少,女同胞闺蜜聚会占的比例很大,退休人员也不少,茶楼也不会在上午八时收市,而是可以直落吃中午饭,早茶和飯市连成一体,这一改变,可以增加收益。如果说现在市场那个行业最旺,我看只有茶楼独树一帜。人们现在把飲茶作为"叹茶"来享受,形成茶文化,己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传承。笔者受这种茶文化的陶冶,也成为茶楼的座上客,并由此而延伸成为收集茶具为收藏的爱好者,金,银,铜,铁,钖,紫砂,玉,寿山石,砭石,贺兰山石,黄杨木,竹壸等等一应倶全,而茶叶的品种从红茶到绿茶,以及半发酵茶尽数收藏,从而由茶客演变为壸痴。
  我也从飲茶当中,吸收了茶多酚的滋润,使得在耄耋之年有着健康身体而继续工作和学习。光隂如白驹过隙,转眼近七十年过去了,但粤海飮茶的旧事仍回味无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