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引体向上必须要有单元计划——教研活动笔记

(2010-05-17 10:57:53)
标签:

杂谈

    今天的教研活动是刘国良老师给大家讲单杠和引体向上的教法。收获颇丰,而且刘老师还制作了详细的ppt以及动作套路的视频,供大家参考。所以关于刘老师讲的内容,我们可以参考ppt。

    之后,教研员孙卫华老师又为大家做了一些补充说明,让我们叫男生的教师们有如梦初醒的感觉,我这样说其实一点也不夸张。一下就是孙老师讲的内容我进行了录音,并记录下来:供大家学习!

  

孙老师:

1、      单杠练习不只是要有垫子,是垫子一定要码放好。我最近看了几个学校的单杠课,下面就摆了几块小垫子,这是不行的。学生一掉下来,指不定会调到哪里去。所以说垫子不是只是要摆在那里。还有双杠,也是这个问题,很多人双杠就在下法的位置下面摆小垫子,这是绝对不行的,我们想一想,我们上大学上体操课的时候,体操馆里的垫子是怎么摆的,双杠的底下是必须有垫子的,这是绝对不能偷懒的。有的老师总是让第一个人做,第二个保护,然后第二个做,第三个保护,这种方法我不推荐。如果用这种方法,必须有单独一节课让每个同学学会保护。否则就会出现责任心不强的学生,保护时容易出危险。

    所以我建议,每次上体操课的时候都应该选几个小组长,以他们的保护帮助为主,当组长做的时候,可以让另一个同学保护帮助,剩下的这一组同学做的时候,基本上都是让这个小组长来进行保护与帮助,不要轮流保护!我最近听了三节双杠课都是轮流保护。

    有的老师在杠上缠海绵,有的老师发明了用空调的外面管子的保温垫来套在杠上,大小,软硬厚度、弹性都非常合适,而且到处都可以买到,价格非常便宜。

2、  今天刘国良老师讲了单杠的这种教法是我们非常推荐的一种教法,也就是先学上法,然后再学下法,然后再学别的技术动作,这样省了很多事。

    而且,这两个技术对学生来说相对来讲是容易一些的,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完成的。然后再往下教学就该有分层了。

    什么是分层呢?有些同学用8节课都解决不了上法的问题,教师就不应该再让他继续学什么“后回环”了,就应该让他踏踏实实解决“上法”的问题了。所以应该分层了,也就是说一开始先教“上法”和“下法”,然后动作基本上没问题的同学可以过渡到“挂膝上”,“挂膝上”没问题了,再开始教后回环。后回环是最难的动作。也就是说,最后在考试的时候,你这个班的同学可能有十个人靠的是满分的动作,有20个考的是9分动作,最后其他人靠的是8分动作,注意,过程性评价8.5分就是满分了。所以你不用非要得十分不可。

所以目的性要强。

3、  刚才刘国良老师提到了引体向上的问题,对于引体向上,我自己有很深切的感受,原来我在一线教学的时候,我教的初三中考时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只有我的学生是引体向上的人比投铅球的还要多。我的学生一般全都考引体向上,只有几个考铅球,所以我特别有发言权。

    我看过很多咱们老师的教案,但是到目前为止,我没有看到一个老师有引体向上的单元计划。为什么引体向上没有单元计划呢?这绝对是错误的。

    如果我们实际上按照一个单元去教学试试,会发现情况和我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我当时教学时,在引体向上第一次课,有的学生只能做一个,我就会告诉他:你肯定能拿满分!也就是说,能做一个的学生,如果让我练八次课,保证能拿满分!

   为什么我那么肯定呢?因为引体向上是绝对有技术的,我们在前面经常说,“实心球”不要过于强调技术,现在很多老师把实心球上的是一节技术课,我们经常看公开课看的是实心球的公开课,这个是我们现在很常见的现象,上得很花哨,然后大家都在比划应该怎么去投实心球、怎么体现弧线美等等,但是其实实心球力量才是第一位的。如果学生力量具备了,满分相当容易,如果是没有力量的学生,动作再美再标准,也投不远。

    那么引体向上反过来说,其是引体向上力量固然重要,但是技术呢?一样非常重要!如果让一个满分的学生,腿上加个重物做引体向上,那么他还能做几个?肯定做不了几个了,因为他不能摆动了,那么他最多也就做五个。那么另外7个是哪来的?靠技术!刘国梁老师钢材为我们展示了他的引体向上单元计划,现在我这里还有一套我自己的单元计划,我一共安排了6次课:第一次课:直臂挂。什么叫直壁挂?就是直臂抓住双杠挂在那里不动。当然我之前不知道谁先掉下来,如果有人先掉下来了,就让他练习俯卧撑。可以让学生练习30秒,然后40秒、50秒……就是挂着不动。第一次可就是练习这个而已。当然学生可能手上有反应,告诉学生可以缠东西,可以把护腕呆在手掌上来保护手掌,效果非常好。

    第二次课:屈臂挂,也是时间上从10秒开始一点一点延长。这是前两次课,我们应该有体会,引体向上时最麻烦的是手,经常有学生握不住,所以一开始的两次课主要让学生体会抓杠的感觉。

    第三次课,我们让学生练习脚摆动。直臂挂上去以后,自己摆动,爱怎么摆怎么摆。我们会发现学生怎么摆的怎么晃得都有,晃着晃着你就会发现学生自己就找到感觉了。越晃越协调了。让学生就这样摆动30秒然后下来休息一下,调整放松一下,然后继续上,还是自己晃。这是第三次课。

    第四次课,让学生加大幅度晃,使劲晃。学生也会越来越协调,越来越有感觉,这样一来,连引体向上就有希望了。引体向上做的时候,为什么有的学生做不上去,因为做的时候手臂肌肉收缩,背阔肌也在收缩,胸肌也在收缩,最后腹肌也是收缩的,全身都在较劲的状态,自然上不去。所以让学生练习大晃,这时候学会大晃了,就可以让学生练习做一次引体向上。也就是让学生摆动一会,然后一听老师吹哨,立刻做一次。然后下来再摆动。这是第一步。

    只要学生做一次了,他就能找到感觉了,紧接着很容易就能做三次了。有的学生是这样的,他能连着做5个,摆动的非常好,到了第五次以后,由于力量差,又找不到感觉了,不会摆了,这样在做就做不上去了,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摆动还是不够协调。必须多让他练习摆动。

    然后重要的一点,上引体向上课的时候一定要配合“课课练”。“课课练”是每天下课之前是一定要做的。如俯卧撑。还有一项是非常重要的是悬垂举腿。在肋木上做是最好的。因为悬垂举腿摆动的感觉和引体向上是一样的,必须做到下来时不碰肋木,上去时到90度,这样控制着力量,这是大摆动的基础。

   这样几节课上下来,学生一定会特别高兴的。学生一定会每次可都有进步的。达到满分很容易的。关键的是我们教师一定要会教学。

   现在我们的普遍现象是有的老师上课就是对学生说:“男生!去练习引体向上,每人20个!”然后教师也不组织了,去教另外一组学生打篮球去了。让学生自己做20个引体向上,没有任何安排,就让学生做20个引体向上,实际上有的学生1个也做不了,索性就围着单杠聊天了,或者干脆偷偷打球去了。为什么呢,因为老师的目标学生根本完成不了,我们常说应该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但这个桃子在几百米以上呢,学生怎么跳呢?这样的计划制定的有什么作用呢?

    所以我们一定要把这个计划落实到教学中。

    当然,我们也没必要和那些200斤的学生去较劲,但是你的学生会有百分之五十都是200斤的学生么?不会吧!

    而且,我们不要老盯着那个满分的标准:引体向上20个。第一,8.5就算满分了。8.5就是做16个。如果还做不了,拿7分,只是做11个。然后这一项在这个学期一共才占多少分?也就不到1分。所以根本不影响整体的过程性评价成绩。所以我劝大家先不要发牢骚,先系统的教学。我预计最后引体向上的分数可能比单杠还要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