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859)香山静宜园(六)一一昭庙

(2016-12-25 07:38:16)
标签:

宗镜大昭之庙

汉藏建筑风格

乾隆帝

香山静宜园

中央秘书处

分类: 古建

                                  香山静宜园(六)一一昭庙

 (859)香山静宜园(六)一一昭庙
     静宜园东北景区(别垣内),在见心斋东南,只一桥之隔,有一组较大的建筑群一一昭庙
(859)香山静宜园(六)一一昭庙

                                          昭庙鸟瞰示意图

    昭庙占地9100平方米,由月河、三门琉璃牌楼、清净法智殿(众妙之门)、白台、八方重檐御碑亭、红台、都罡殿(宗镜大昭之庙)、万寿七层八面琉璃塔等建筑组成。

 

(859)香山静宜园(六)一一昭庙

    昭庙全称宗镜大昭之庙,地处半山,坐西向东,原为清室皇家之鹿园

(859)香山静宜园(六)一一昭庙
      昭庙建于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昭庙之兴建目的与热河须弥福寿之庙相同,皆为嘉勉六世班禅远道进京向乾隆祝七十寿诞而建。昭庙为班禅夏季驻锡地,故又称班禅行宫。

 

(859)香山静宜园(六)一一昭庙

    “昭庙“ ,藏文音译为‘觉卧拉康’,‘觉卧’汉意为‘尊者’,此处指释迦牟尼佛而言。昭庙之‘昭’或宗镜大昭之‘昭’,均为藏语‘觉卧’一词之音转。‘拉康’汉意为‘神殿’。‘觉卧拉康’总意为‘尊者神殿’。汉文‘昭庙’一词即此意。

 

(859)香山静宜园(六)一一昭庙

(859)香山静宜园(六)一一昭庙

(859)香山静宜园(六)一一昭庙

     三门琉璃牌楼在庙前的石台上,牌坊由黄绿两色琉璃砖装饰,飞檐式琉璃瓦顶,庄严华美。
牌坊上部正中、两面有题额,均为汉藏满蒙四体文,东额为‘法源演庆’,西额曰‘慧照腾辉’。
(859)香山静宜园(六)一一昭庙

(859)香山静宜园(六)一一昭庙

    庙前 四座石座上立高 16 米独木制成幡杆,气势宏大。。

 

(859)香山静宜园(六)一一昭庙

(859)香山静宜园(六)一一昭庙

      昭庙就整体建筑风格而论,此庙以藏族碉房式为主,以汉式为辅。墻体上方四周,间隔设有藏式梯形壁窗,其上部饰以汉式单斜面遮檐。西藏建筑色彩浓厚,令人如置身西藏山寺之中。

(859)香山静宜园(六)一一昭庙

 

(859)香山静宜园(六)一一昭庙

   (859)香山静宜园(六)一一昭庙
       清净法智殿(众妙之门),不对外开放。

 

(859)香山静宜园(六)一一昭庙

 

(859)香山静宜园(六)一一昭庙
     1860、1900年先后两次遭到英法联军的焚毁,昭庙残存无几,只留下红墙、琉璃牌坊和琉璃塔等遗迹。 2008年,昭庙修缮工程开始提出,香山公园内昭庙的修复工程分为三期,一期是清理周边的遗迹,拆除民国等各个时期在昭庙上建起的建筑物。二期是修缮琉璃塔、琉璃牌楼、月河、红、白台裙房和清净法智殿。三期是修复红台上的四智殿。2010年,在经过文物清理、遗址清查,专家论证的两年之后,5月开始动工。昭庙修复工程主要是围绕着红台上的建筑展开的,都罡殿(宗镜大昭之庙)、四智殿等建筑物的修复方案正在研究、编制、审批中。

(859)香山静宜园(六)一一昭庙

 (859)香山静宜园(六)一一昭庙    在昭庙内院有一石碑即昭庙六韵碑,碑文为昭庙六韵,即三首五言诗,诗中夹注,均为乾隆御笔,亦系汉藏满蒙四体碑文。内述建庙缘起,以及乾隆皇帝在此会见班禅的情形。

(859)香山静宜园(六)一一昭庙
     1949年,中共中央由西柏坡迁驻香山,昭庙是中共中央秘书处所在地。

(859)香山静宜园(六)一一昭庙

 

(859)香山静宜园(六)一一昭庙

     昭庙是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物证,极具有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859)香山静宜园(六)一一昭庙
     庙后山坡上建有八角七层密檐琉璃塔一座,下文介绍琉璃塔,敬请关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