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习惯学好英语
(2010-01-07 22:32:23)
标签:
杂谈 |
第一个习惯:看英文影视剧。首先,看电影不枯燥,有兴趣;其次,从电影或者电视剧里,你能学会人家怎么用句子、用词,尤其那些有时代感的句子和词;再其次,显而易见地,能练听力。
第二个习惯:千万不能忽视语法,正相反,一定要重视语法。你可能会听一些大人、朋友,尤其是老外朋友讲,表达清楚就得了,语法不语法的,谁在乎呢?那我就告诉大家,他说的语法,是指在修辞层面的,不搞文学的话,确实不需要太在乎。而你们学的语法,远不到那个层面,而是真正的语法层面,是一用错、说错,就“露怯”、就被人当土鳖笑话的那个层面。换到中文里,就是“说都不会话”的那种。你不愿意“露怯”吧?那就别轻视语法。况且,还有考试管着你。重视了,学起来就没那么枯燥,也不觉得那么难。
当然,不用那么重的功利心,为了学英语去交朋友。只要求你碰到了,别怕、别抵触就好。如果有缘分交男朋友或女朋友,也不是坏事,毕竟谈恋爱是语言交流最丰富的事儿。但动机要明确,是为了爱而交流语言,不是为了交流语言而去爱。
试想一下,咱们现在的英文课本里说的这点破事儿,要是用中文印出来,你可能连看都懒得看,一堆废纸。而如果你的《管理学》、《统计学》、《组织行为学》、《会计》都是用英文写的,你把它们都啃明白了,老师也用英文教,考试题也用英文出,你也用英文答,境界是不是就不一样了?留学生啃下来的课,就是这样,所以英语进步的快。“Learn
English”,是背下来的;而“Learn in
English”,是用英语思考。“用英语思考”是个关口,过了这个关,就证明你“开窍”了,你就可以宣布“我会英语”了,其他词汇量什么的,都是瞎掰,注意日常积累就行了。但是怎么才算是过了这个关,怎么衡量?挺难衡量的。我个人经验,什么时候你开始用英语做梦了,哪怕是一次,就证明你过了这一关了。别笑,真的。当然不可能每次梦都是英文版的,除非你把中文都忘了,真成洋鬼子了。我交流过,每个留学生,都过了“英语做梦”这一关。早上醒了,特高兴。
现在回到怎么落实这个“用英语学习”的问题上。挺难的,因为我们大家在汉语学习环境里,没有这个条件。怎么办?尽力而为,脑子得绷着这根弦。比如你们家买了个新电器,数码摄像机什么的,有中文版和英文版的说明书,那么你就试着依靠英文说明,学会怎么摆弄安装这个东西。这就算你用英语学会了做一件事儿。顺带着,也就记住了这样电器的每个部位的英文名称。注意,不是背下来这个英文是那个中文的翻译,而是记住,这个英文,直接对应的是那个按钮或是那条电线。生活中,这样的机会倒不少,你多留心就行。安装电脑系统、玩儿电子乐器等等;最明显的,就是大家爱玩儿的电子游戏,试着玩儿英文版的,你会发现用英文把什么事儿弄明白,其实不太费劲,但就在这潜移默化之中,你的英语就长进多了。所以,这第四个习惯,是最管用的一点,也是最难做到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