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今美术名家钟馗画作品欣赏(系列之十一:清代费丹旭、秦炳文、居廉、赵之谦、王 礼,

中国古今美术名家钟馗画作品欣赏(系列之十一:清代费丹旭、秦炳文、居廉、赵之谦、王
费丹旭【生于嘉庆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1802年1月29日),逝于道光三十年十一月初一(1850年12月4日)】,字子苕,号晓楼、偶翁、环渚生,乌程(今浙江吴兴)人。清代著名画家。其父费宗骞擅画山水。其工写照,如镜取影,尤精补景仕女,秀润素淡,潇洒自然,格调柔弱,用笔流利,轻灵洒脱,独具一格,有"费派"之称。兼工山水、花卉,以精灵雅沾之笔出之。偶作诗词,亦如其画。工书法,书法师恽寿平,有韵致。
秦炳文(1803—1873):字砚云,号谊亭,江苏无锡人。晚清海派六十家之一,晚清"娄东画派"主要画家之一(其画作列入国家文物局《精品和各时期代表作品不准出境者》名单),清代著名书画家、理论家。
居廉(1828.9.22-1904.5.5):字士刚,号古泉、隔山樵子、罗湖散人,居巢之弟。广东省番禺县隔山乡(今属广州市海珠区)人。清代著名画家,中国近代岭南地区著名的国画画家,与从兄居巢并称“二居”。
善画花鸟、草虫及人物,尤以写生见长。
赵之谦(1829—1884):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撝叔,号悲庵、梅庵、无闷等。浙江绍兴人。清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赵之谦的篆刻成就巨大,对后世影响深远。近代的吴昌硕、齐白石等画家都从他处受惠良多。在晚清艺术史上,赵之谦是最为重要的艺术家之一。在绘画上,他是"海上画派"的先驱人物,其以书、印入画所开创的"金石画风",对近代写意花卉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书法上,他是清代碑学理论的最有力实践者,其魏碑体书风的形成,实得碑派技法体系进一步趋向完善,从而成为有清以来第一位在正、行、篆、隶诸体上真正全面学碑的典范;在篆刻上,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广为取法,融会贯通,以"印外求印"的手段创造性地继承了邓石如以来"印从书出"的创作模式,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境界。他一生在诗、书、画、意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王
徐翎超,字翎苡。中国豪放派钟馗画创始人,国家一级美术师,多届全国性重要书画展赛评委,多部重要书画典籍编委,著名钟馗画家、姓名学方家、书画艺术评论家、室内风水设计师。2016年3月,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通过专家们的审核,确定其钟馗画为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中国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