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今美术名家钟馗画作品欣赏(系列之十:清代方 熏、奚 冈、曾衍东、汤贻汾

中国古今美术名家钟馗画作品欣赏(系列之十:清代方
方
奚
曾衍东:生于1750年(曾子第67代孙),字青瞻,一字七如,号铁鞋道人、七如道人、七如居士、七道士、冰渊老叟、冰父山人等,祖籍山东嘉祥,逝于浙江温州。清乾隆壬子(1792年)举人,清乾隆至道光年间著名画家、小说家、杂剧家。曾衍东乃通才型书画家,他的绘画受“扬州八怪”的影响,属非正统的文人画一派。曾衍东历经乾、嘉、道三朝,社会由鼎盛日渐式微,官场腐朽没落,人民生活困苦,阶级矛盾日趋尖锐。他身为小官吏,社会经济和政治地位较低,故能长期接触劳动人民,体恤、同情劳动人民。他的经历与“扬州八怪”中的郑板桥、李鱓有相似之处,又长期生活在湖北、浙江一带,从思想及书画艺术上无不受到“扬州八怪”的影响,在书画创作上亦有独到之处。
汤贻汾(1778—1853):字若仪,号雨生、琴隐道人,晚号粥翁,武进(今江苏常州)人。清代武官,著名诗人、画家。《清史稿》言:清画家闻人多在乾隆前,自道光后卓然名家者,唯汤贻汾、戴熙二人。"其精骑射,娴韬略,精音律,且通天文、地理及百家之学。书负盛名,为嘉道后大家。工诗文,书画宗董其昌,闲淡超逸,画梅极有神韵。其妻董婉贞也为当时著名画家。夏丏尊对汤氏一生建树与气节予以高度评价:"诗书画,三绝重当时;大节凛然千古在,虚名犹恐世人知。"《清史稿》言:清画家闻人多在乾隆前,自道光后卓然名家者,唯汤贻汾、戴熙二人。"
苏六朋(1791—1862):字枕琴,号怎道人,别署罗浮道人。广东顺德人。清代著名画家,岭南画派重要画家。世人称其与苏仁山为"岭南画坛二苏"。清同治元年(1862),苏六朋在广州病逝。善人物、山水,尤以人物故事画著称。苏六朋最擅长人物画,内容大多取材于都市生活中百姓的市井风俗,平凡生活,以及市民喜爱的传说故事。他善于画"指画",作大幅人物画时常以"指笔兼用"。一指一笔相互配合,能"工"能"意",线条转合流畅,颇具得心应手之妙。苏六朋所作的山水画与花卉设色亦以落笔浓淡相宜,变化雅致而为士林赏识。
徐翎超,字翎苡。中国豪放派钟馗画创始人,国家一级美术师,多届全国性重要书画展赛评委,多部重要书画典籍编委,著名钟馗画家、姓名学方家、书画艺术评论家、室内风水设计师。2016年3月,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通过专家们的审核,确定其钟馗画为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中国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