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本课《古诗配画》教学计划

(2009-05-20 16:23:40)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整理

校本课《古诗配画》教学计划

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传统给炎黄子孙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为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经典文化内涵,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活跃学生身心,我校将 “古诗配画”定为本校的校本课程。
   学生们根据自己喜欢的古代诗歌内容进行创作,表现形式及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如水粉、水彩、国画等。作品的构思独特,富于诗意,诗与画融为一体,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真实的反映出了孩子们对诗歌的理解及他们对诗歌、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以及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潜移默化的提高了学生们对文学的审美情趣。

一、教材解读:

我国古诗的内容极为丰富,作为小学生,不仅要能吟诵古诗,还要能用画笔为之配画,以表现我们对古诗的理解。古诗配画,不仅是古诗形象的解说图,更是古诗意境的再创造。根据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生活经历、体验,将古诗的意思画出来。本课程教学不但激发学生参与背诵古诗、了解古诗,更注重营造轻松愉悦的艺术氛围,促进学生对古诗的欣赏和想象绘画能力。因此本课程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明确古诗是我国的传统一种文化,配画的形式手法应该与古诗相协调。抓住诗歌的意思和相应的手法进行表现。诗歌配画的绘画表现形式灵活多样,本课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使学生毫无拘束地进行想象绘画。通过诗歌的文字形象语言与绘画的视觉造型语言互补、融合而创作情景交融意境的一种特殊形式。本课程以古诗配画为题,激发培养学生热爱古诗,从中得到美的启蒙、美的陶冶、美的感受。

二、教学目标:
1、学习给古诗配画的创作方法,抓住诗意,在理解的基础上配上适合诗情的图画,进行形象化的再创作。
2、通过古诗配画的创作,使文学和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进一步培养创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3、激发学生的创美激情,能借用绘画的方法,给小说或自己的作文作插图,扩大创新之路,为更好地掌握只是而努力学习。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要求学生在理解古诗的前提下,运用形象直观的方法,将诗意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来,诗画结合,画龙点睛,相映成趣,使古诗更有生命力和普及性。
教学难点:领会古诗,吃透古诗,将诗境巧妙地化为画意,培养学生的再造学生的再造想象。

学生:要求学生收集“诗配画”的儿童读物。

四、讨论古诗配画的表现方法及步骤:
(1) 仔细分析儿歌的内容,找出作品中自己最熟悉的形象。
(2) 用铅笔画出古诗中的形象与背景。
(3) 画的形式与古诗内容要统一,在此基础上进行联想。
(4) 选择着色,简述颜色的运用
五、讲解练习要点      
介绍怎样给古诗配上适合诗意的画:以《小池》为例。
(1)介绍诗:
“泉水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河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理解古诗意思:古诗“体物精细、意境优美、讲究技巧、风格清新,形神统一。”
(3)为诗配画。

(4)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作业要求:把自己喜欢的古诗内容画出来,要求能够反映古诗的主要内容和情景,构图饱满,主次分明。
辅导要点:

(1)找出古诗中最鲜明的句子;(2)添画场景,为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并启迪他们的想象,教师插讲古诗的故事,从而告诉学生配画须讲究意境。
 (5)作业讲评,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讨论分析,教师归纳小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