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我曾在熟宣上拓印出网纹,然后花很长的时间一笔笔重新勾勒,把印得乱七八糟的纹理画得工整,让它们完美地衫托出形象。
收拾就是个学习过程,我在临摹天然的拓印纹理,慢慢总结出它们的组织规律。最近两年我完全不拓印了,因为直接用毛笔画出来比收拾拓印要快很多。
但是直到今天,依然有很多人误认为我拥有高超的拓印技巧。
以下是我拓印后再收拾的例子:
1
2擦洗,使它均匀些。
3
4
另一个例子:背景中,浅色部分是刚拓印出来的,深色的是用毛笔一笔笔勾出来的。拓印相当于草稿,八成的网纹都要用毛笔重新勾勒。
均净的网格是画出来的。
网格的规律说来简单,无非就是经纬线的均匀交织。但是,即要模仿出天然网格的生动,又要整齐就不简单了。而且,墨色控制也是个大难题,要在很浅的墨色上做到纹理清晰,实在不是太容易。
我的经验是:先用明确的疏朗的经纬线画出大概的架构,再用短小笔触慢慢填充均匀。
从收拾到一半的效果,可以清楚地看到经纬线架构。
完成后的网格,由密集的垂直线组成,是一片含蓄的灰色。它毫不张扬地衫托着主体,有规律也有变化,丰富无比。在我眼里,它们比画面主体形象更美。
我喜欢织网,这种喜欢接近病态。甚至画面主题也无关紧要,画什么都行,主题只是我重新织一张网的理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