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下来的虎关:凡欲取重庆城,必先攻陷佛图关

(2012-08-09 11:06:13)
标签:

山城重庆

佛图关

浮图关

摩崖石刻

地藏菩萨

旅游

分类: 大千世界

 http://s16/middle/5fc299d3x7a47ad0923df&690
      千年前的佛图关璧立万仞,磴曲千层,为古重庆陆路咽喉要隘,成渝古道必经之处。历史上,凡欲取重庆城,必先攻陷佛图关,无一例外。很早以来,佛图关便是一座独立的城堡,有迎庆、泰安、顺风、大城关门四道,关墙南北近两江滨,以悬崖为屏障,高大坚固,关呈三角形,范围较大,远望犹如雄伟的古堡,易守难攻。

  重庆以长江、嘉陵江“自朝天门合流三折而成巴字。”重庆城建于嘉陵江和长江交汇的石山之上,峭壁险绝,三面临水,构成天然屏障,只有西南山脊一线可通佛图关。城墙顺山而筑,居高临深,险厄天成,宛若龟尾,高翘着独耸江中。城高十丈,城门十七,九开八闭,象征“九宫八卦”。在重庆下游四十里,有悬岩临江,易守难攻,被称为重庆东面门户。离城十里的佛图关,更成为重庆西南的陆上要襟,前方四十五里的二朗关,“万仞深壑,一门壁辟”,堪称佛图关锁孔。

  

http://s8/middle/5fc299d3xc6ccada1f7e7&690

▲佛图关的地藏菩萨摩崖石雕。


http://s4/middle/5fc299d3xc6ccad5fb673&690

▲离地藏菩萨不远处就是土地公和土地婆。

 http://s4/middle/5fc299d3xc6ccadf51f73&690
▲身为北方人,刚刚到重庆时候看到这样放的线香我一直很好奇。后来才知道,重庆的香河我们那边的不同,中间是有个竹芯的,所以可以这样弯曲着,据说这样做一来是用神力顶起快要垮塌的山岩,二来最主要的是祈福,一位路过的老人给我讲,在这样顶香的时候如果香断了,是一种不好的预兆。

 
http://s16/middle/5fc299d3xc6ccac9c1d4f&690
▲一路走来,发现佛图关还真有不少摩崖佛道两教和民间信仰等各类神佛菩萨雕刻。

 

http://s14/middle/5fc299d3xc6ccac6fe3cd&690

▲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门虽广不度不善之人。

 

http://s7/middle/5fc299d3xc6ccac362da6&690 
▲沿途还看到很多这种被打进岩石中的钢柱,不知是何意,求解。

 http://s1/middle/5fc299d3xc6ccabab0770&690
▲在佛图关公园深处有一片芭蕉和棕树混合林,在山泉水的配合下,很有雨打芭蕉的感觉。

 

http://s6/middle/5fc299d3xc6ccab818f55&690

▲在佛图关公园深处的树丛中,还有一个被砖墙封闭的窑洞,洞口顶端的石头上雕刻着“重阀”,求解。

 

http://s16/middle/5fc299d3xc6ccaaf34fbf&690 ▲在佛图关公园被称为“擎天柱”景点附近,这座碉堡居高临下的守望着整个公园。

 

http://s11/middle/5fc299d3xc6ccab27b86a&690
▲原本我以为重庆没有人玩鸟,但在佛图关公园被称为“擎天柱”景点平台上,我看到了很多的遛鸟人。


http://s15/middle/5fc299d3xc6ccd4bba05e&690
▲快到山顶了,这是最后一层阶梯。

 http://s13/middle/5fc299d3xc6ccaa4b87fc&690
▲佛图关顶上却是平的,转过去就是平街的大坪医院。山顶的一段红砖墙根,很多老人每天都聚集在这里,泡着茶,聊着天,遛着鸟俯瞰江景。
 

http://s15/middle/5fc299d3xc6ccd5fc173e&690
▲麻将,这个绝大多数重庆人的最爱,哪里都少不了。在山顶一间简陋的茶棚里,麻将依然是老人们的最爱。

    在重庆母城局限于环江半岛的年代,你可以想像陆上的唯一出路——浮图关对於这座在古代军事防御大於一切的城池来说是多么重要。三国时期,江州的守将李严曾打算把浮图关凿断,让嘉陵江和长江的水在这里汇流,把江州城真正变成四面环水的江中之州,最后诸葛亮怕他要在这易受难攻的江中之州占山为王,就没点头同意。要是当年李严真这么干了,那渝中半岛的模样就跟现在蓄水后的白帝城一样了,断了陆路的重庆到今天也最多是个古城之类的景点,不过他确实敢想,其思维的发散性值得学习。
  浮图关上故事还很多。李严挖山的计划落空后,他在这里的山顶上修了个小城垣驻军,古城墻的遗迹现在还依稀可辨,那时候关上有座石佛,所以军士们取名佛图关,这是最早的名称;明代;这里有“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夜雨寺;清朝时候,有人叫这里浮图关,因为此处云雾缭绕,好似浮游两江之间,实在好名;再后来,杨闇公在这里被害死;再再后来,国民政府抗战练兵要收复河山,在李严曾经驻军的地方办了个军官训练团,又改这里叫复兴关,其实这也是个有些壮烈的好名字;再再再后来,文革开始了,浮图关连同肖家湾一起,在那股红色浪潮中改名八一村;最后,一座电视塔在这里立起,塔下的一切归于平静,此处复名浮图关,愿意叫佛图关也可以,轻轨站就是用的这个名字,尽管站台其实已是在山脚下的李子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