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非遗珍稀剧种之:青海黄南藏戏《公保多吉听法》

(2010-07-11 22:20:05)
标签:

藏戏

珍稀剧种

公保多吉听法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青海

藏族

黄南

文化

分类: 神奇藏域

http://s7/middle/5fc299d3t8b1d613bf0f6&690

    藏戏是17世纪从藏传佛教仪式中分离出来的表演戏剧。它保留了宗教音乐的成分,吸收当地民歌、舞蹈等元素,常即兴表演,独具特色。 

    黄南藏戏是青海黄南地区藏族戏曲剧种,在19-20世纪中期,流布区域曾经覆盖了黄南藏族自治州以及相邻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的部分地区,目前主要流行于黄南地区。黄南藏戏属于安多语系藏戏的一个重要支系,它的发展经历了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中期的说唱阶段;1740-1794年夏日仓三世时期三人表演的形成阶段;1854-1946年吉先甲时期的成熟阶段;1910-1973年多吉甲时期的兴盛发展阶段;1980年以来的提高革新阶段。 

    《公保多吉听法》讲述藏传佛教祖师米拉日巴在深山修行时,见到猎人公宝多吉追赶猎物,用道歌劝说猎人莫要伤害生灵。公宝多吉听法后,幡然悔悟。此剧是黄南藏戏中独具原始形态的仪式剧。
http://s12/middle/5fc299d3td6f25db0544b&690


http://s7/middle/5fc299d3td6f25dccefa6&690
  
http://s10/middle/5fc299d3td6f25de98b09&690

http://s4/middle/5fc299d3td6f25e0627f3&690

http://s7/middle/5fc299d3td6f25e2c4e66&690

http://s6/middle/5fc299d3td6f25e527445&690

http://s9/middle/5fc299d3td6f25e658658&690

http://s10/middle/5fc299d3td6f25e8bac29&690

http://s12/middle/5fc299d3td6f25eb1d1ab&690

http://s7/middle/5fc299d3td6f25ece6e26&690

http://s2/middle/5fc299d3td6f25eeb0b21&690

http://s13/middle/5fc299d3td6f25f24429c&690

http://s10/middle/5fc299d3td6f25f4a68c9&690

http://s12/middle/5fc299d3td6f25f96b41b&690
黄南藏特点:

    1.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民间和寺院藏戏队,始终与社会民众保持着密切联系。

    2.音乐方面保留了宗教音乐的成分,也吸收了当地民歌、舞蹈音乐等素材。

    3.演出剧目除八大传统藏戏外,还有《格萨尔王传》《国王官却帮》等其他藏区没有的剧目。

    4.保留了《公保多吉听法》这出古老而珍贵的原始戏剧形态的仪式剧。

    5.即兴表演独具特色。这些即兴表演,既表现了编剧、演员高超的艺术水平,又对抨击时弊、净化社会环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6.历代黄南藏戏艺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总结出各种行当及成套的表演程式,手式指法、身段步法和人物造型,吸收黄南寺院壁画人物形态,融入寺院宗教舞蹈、民间舞蹈及藏族生活素材动作等,形成本剧种独有的艺术风格。
  20世纪80年代以后,青海藏剧团在黄南成立,创作演出了《意乐仙女》《藏王的使者》《金色的黎明》等优秀剧目,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近几年来,受现代文化的冲击,黄南藏戏也面临失传危机,剧团减少,艺人老化,演出范围缩小。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藏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