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尕军娃
尕军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218
  • 关注人气:1,30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海藏传佛教各教派主要寺院(二)

(2009-09-27 12:28:44)
标签:

活佛

热贡

嘎玛噶举

玉树

果洛

萨迦

宁玛

格萨尔

青海

藏传佛教

寺院

文化

分类: 神奇藏域

青海藏传佛教各教派主要寺院(二)

                             (图为白玉寺)

宁玛教徒的学府---白玉寺

  位于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白玉乡。1857年,由今四川省白玉县白玉寺活佛拉智创建,为其子寺。从光绪末年起由乔智.加华吉贝多杰接管寺务,迅速发展成川、甘、青交界地带规模最大的宁玛派寺院,寺僧多达1200人,下辖70多座属寺,有活佛40余人,其规模和影响远远超过四川白玉寺母寺。1958年前有大经堂、讲经院、禅修院各1座,活佛府邸8处,僧舍400间,活佛18人,僧官2人,僧众700余人,马、牛、羊近万头()1980年重新开放,新修大经堂、灵塔殿、讲经院、禅房各1座,嘛呢房6间,嘛呢长廊两排,活佛院6处,僧舍480间,全寺占地面积1000余亩,住寺僧众300余人。 

青海藏传佛教各教派主要寺院(二)                            (图为阿琼南宗)

安多四宗之---阿琼南宗

  位于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西北的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藏语名南宗桑俄合丹吉朗,意为南宗密咒教法兴旺洲,是宁玛派古刹,也是青海少有的几座尼姑寺院之一。当地风景秀丽,历史上是藏语系佛教僧人的著名静修地,公元9世纪中叶,来自西藏的三贤哲和贝吉多杰以及安多地区许多名僧都曾在这里静修过。清康熙年间,康区佐钦寺创建者班玛仁增来此修持,主持扩建了南宗寺,又先后建南宗尼姑寺、南宗峰度母殿等,这个风景区随之成为宁玛派宝地。后由古浪仓活佛主持寺务,住寺尼姑最多时达500余人。 

  

安多四宗之---赛宗寺

  也称智改赛宗,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桑当乡,是青海近代修建的最大格鲁派寺院。寺院所在的赛宗山松柏苍翠,洞窟遍布,历史上是藏僧闭关修持的著名静地。1913年,同仁隆务寺第三世阿绕仓活佛洛桑隆朵丹贝坚赞来此初建,得到当地阿粗乎、夏卜浪等部落和刚察、祁连、果洛等地藏族部落头人、群众的鼎力支持,经30年的发展,成为一个佛教文化中心,建成经堂、文殊菩萨殿、大经堂、弥勒佛殿、护法神殿等,设有显宗学院,佛像、佛经、佛塔之多,与格鲁派六大寺齐名。1958年全寺有大小殿堂和佛塔18座,活佛院15处,僧舍1086间,住寺僧众619人,其中活佛28人,僧官1人,引经师2人,管家8人,干巴11人。19827月重新开放,新修大经堂、弥勒佛殿、阿热佛殿、菩提塔、八大灵塔以及活佛院、僧舍等建筑。现住寺活佛3人,僧众377人。赛宗寺地处白岩猴崖,每逢藏历猴年,果洛、玉树、海西和黄南等地数以千计的信教群众来寺朝拜。 

 青海藏传佛教各教派主要寺院(二)

                             (图为达那寺)

史诗英雄的寺院---达那寺

  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吉尼赛乡境内的达那山,是青海仅存的叶巴噶举派寺院。初建于宋代,早期为本教寺院,后由桑结叶巴.益希则巴改为叶巴噶举派寺院。公元20世纪50年代有僧300余人,殿堂6座,供奉有帕摩竹巴灵塔、益希则巴的药泥身像以及本教祖师敦巴辛饶的镀金铜像等。当地相传,藏族著名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中的格萨尔王信仰叶尔巴噶举派。在达那寺建有格萨尔殿,内塑有格萨尔身像,并保存有格萨尔及其部将的兵器等,在达那山顶有两处格萨尔及其部将的墓葬塔,因此也称达那寺为岭国寺(岭国即为史诗英雄格萨尔王之部)。现有僧150多人。 

 青海藏传佛教各教派主要寺院(二)

                             (图为禅古寺)

 噶玛噶举名寺---禅古寺

  位于玉树县结古镇南禅古村所在的禅古山腰,始建于公元12世纪都松钦巴初创噶玛噶举派时期,为原拉达、布庆、扎武、拉秀、文保等百户部落群众所信奉,最盛时期寺僧达500余人。寺内原有禅来坚贡、斯日仓和噶玛洛舟三个活佛系统,其中寺主活佛禅来坚贡是原西藏地方政府在玉树地区认可的四大坚贡(救世者)之一。公元20世纪50年代有僧450人,建有殿堂9座,存有经卷3万余卷、大小佛像3000余尊。现有寺僧74人,活佛2人,主要建筑有经堂和10座白塔。玉树著名的文成公主庙属该寺。 

 

 青海藏传佛教各教派主要寺院(二)

                            (图为尕藏寺)

青海最早的萨迦派寺院---尕藏寺

  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称文乡境内,由八思巴弟子噶阿宁胆巴始建于1268年,八思巴曾亲临该寺讲经传法,赐佛像、经卷、佛塔、法器和保护寺产法旨,并向噶阿宁胆巴赐象牙、檀木图章,授命管理当地政教事务。元代最盛时寺僧多达1900人,噶阿宁胆巴曾任元朝帝师,通称胆巴国师。公元20世纪50年代有僧450人,建有大小殿堂10座,活佛拉让6处。 

 青海藏传佛教各教派主要寺院(二)

                             (图为结古寺)

 玉树康区的萨迦派大寺--结古寺

  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结古镇,1398年,由西藏萨迦寺喇嘛当钦哇.嘉昂喜饶坚赞改建原有的噶玛噶举派寺院而成,是目前青海省内最大的萨迦派寺院。历史上以建筑宏伟、文物丰富、多出名僧而闻名藏区,整个寺院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有桑舟嘉措经堂、讲经院、弥勒殿、大昭殿、嘉那和文保活佛院等,明清鼎盛时期寺僧多达千余人,有扎武迈根、嘉那、文保坚贡等转世活佛系统。附近新寨村有省内最大的嘉那嘛呢石堆,誉为世界第一大嘛呢堆。 

 青海藏传佛教各教派主要寺院(二)

                             (图为阿什姜寺)

果洛的发渊地_--阿什姜寺

  位于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江日堂乡的亚日堂滩,故亦称亚日堂寺,当地古称阿什姜,是果洛藏族的发祥地。是青海最早建成的觉囊派寺院,而且是现存仅十余座觉囊派寺院之一。1717年,西藏噶丹彭措林寺住持阿旺丹增南杰移建附近宁玛派古刹智格果寺而成。寺僧重视时轮传承和六支瑜伽修习,专门设有禅院。原有经堂2座,佛塔14座,现修复经堂和3座石塔。石塔各高30米,底宽14米,下部建佛堂,门楣彩绘,塔顶绘有佛眼,式样奇特,别具一格。 

 青海藏传佛教各教派主要寺院(二)

                             (图为都兰寺)

海西蒙古族的主寺都兰寺

  位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铜普乡,是一个以海西蒙古族为主要僧源的格鲁派寺院。1583年由道希汗禅师初建静房。1644年,由霞巴丹津扩建成正规寺院,以西藏噶丹寺为母寺。1725年,清朝划定蒙旗,都兰寺属和硕特蒙古西前旗。1736年,该旗札萨克多罗郡王衮楚克达什于寺内兴建四合院王府。此后,青海蒙古左冀各王公台吉相继设置行署,都兰寺成为左冀蒙古各旗的政治活动中心和互市之所。寺主霞巴丹津在清代封号丹津呼图克图,至今共历九世。最盛时僧侣多达千人,属民200余户。青海解放初有大经堂1座,时轮经堂1座,佛塔3座,活佛院和僧舍200间,住寺僧人136人。寺僧注重密法修持和医术学习,建有曼巴扎仓(医学经院),为群众医治疾病。 

青海藏传佛教各教派主要寺院(二)

                                                                                         (图为吾屯寺)

艺术宝库--吾屯寺

吾屯寺座落在同仁县隆务河东岸的吾屯村,分为上庄寺和下庄寺,离县城7公里。该寺藏语称“噶丹彭措曲林”,意为 “善园满法洲”,与年都乎寺、郭么日寺、卧科寺并称“隆务四寨子寺”,该寺是收藏热贡艺术品最集中、最典型的寺院,许多热贡艺术精品存于该寺。寺中的壁画、堆绣、彩绘和雕塑造型生动,工笔精细,色彩艳丽,充分表现了线条的流畅和节奏感、图画的立体和动态感,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在旅游界享有极高的声誉。 吾屯上下寺是青海省留存珍贵文物较多的寺院之一。

 

                       (上述资料由青海藏族研究会会员、省宗教事务局办公室完玛冷智提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