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闪闪烁烁说枫桥。陈泉永

(2022-06-20 15:26:30)

闲宅在家的日子里,前几天去老家的枫桥镇上转了几圈,总体感觉枫桥的景象巳经非比以往,枫桥溪两岸,还有点古朴典雅的气息,横街直街,街道清洁卫生,店铺林立,百姓安居乐业,只是人气不旺,失去了过往熙熙嚷嚷的繁华,繁华落尽,枫桥老街似乎像一个年事已高的落拓老人,不显山不露水,像静静的淌流在枫桥溪的秋水,平稳地走向浦阳江。

翻阅2020620号晚上写的文章,存在微信里一直没有发出去,今天正好也是620号,尽管是几年前的文字,我看了一下,以为也可以发在公众号上。以供老家枫桥一带的朋友参考:

晚上同室好友都应酬去了,便从食堂打了几个菜,斩碎肉蒸蛋,炒青菜,打包到宿舍里,满上三两白酒,突然想起陈蔡的老朋友周泉根区长带来一包笋煮豆,正好下酒,便一个人津津有味的品上了。这个笋煮豆是老家西岩的特产,鲜,糯,经咬,还有耐品味,当年鲁迅先生们在绍兴城里喝酒时的茴香豆,肯定比不上笋煮豆。

想写一篇枫桥的文章,此枫桥不是张继姑苏城外的枫桥,而是毗邻绍兴的诸暨枫桥,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曾经有枫桥经验得到上级领导的再三肯定,便名声大震!

老家浬浦镇的袁新江镇长因工作需要调枫桥当镇长了,临走时还给我发来微信,让我去枫桥指导工作,这很令人感动,年轻的镇长还把我这个已经退休的老人放在心上,自然是对袁镇长高看一眼的了。

我对枫桥很有情结,夫人是枫桥一带的人,口音至今未改,"亨个"、"亨个"更是张口便来,一些新杭州人便听不懂,这是靠近绍兴的方言,尽管你听不懂,但是听音质好比少数民族唱山歌,很好听的,怪不得全国语言学家的权威发话说,全国最好听的话是绍兴话!

枫桥小镇自古繁华,街道旗幌飘动,店铺林立,山货水产海鲜应有尽有,绫罗绸缎隔店相望,古时候上面的枫桥有"三千条扁担"之称,可以与下面柯桥的"三千根撑竿"相匹敌!

这里文脉深厚,历史上元明清的三大文人都上史册,王冕、杨维桢、陈洪绶,当年上海画家刘旦宅到枫桥叩拜陈洪绶时,在陈洪绶家门口唯一的一口古井前面双膝跪地,并长跪不起!

枫桥有小天竺,小天竺自然有不少故事可以著书立传,还有枫桥大庙,大庙曾经在抗战期间接受过周恩来的抗日演讲。88年,王铁成(周总理扮演者)来枫桥拍片时,我和戴祖良书记一起穿长布大衫合影留念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大庙的戏台上有一副楹联,我还记得:数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三朝六代。太有内涵了!

枫桥的不少村落都有故事,据说附近还有一座"落瓜桥"。

枫桥还有值得我们记念的现代人物,便是当年的劳动模范梁煥木,他在我们这一代影响极大,是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他是一位在诸暨境内家喻户晓的农民企业家。他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为农业、农村、农民奋斗一生。他创办的拥有水泥厂、特种钢厂、铝制品厂、葡萄糖厂、水利机械厂等企业的征天集团公司,还立足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办起了征天职校,在当时也颇具影响,现在的征天集团担纲人吴铭翔,非常能干,也毕业于征天职校。

梁焕木被誉为全国水利战线的一面旗帜。曾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荣获全国水利战线特等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

那个时候的枫桥,总是热火朝天的景象,这个梁煥木,可以借鸡下蛋,也可以闯出无中生有之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把征天的事业做得风生水起!记得他办钢铁厂的时候,曾经与时任浙江省的分管副省长在大华饭店"华山论剑",浙江少煤炭,不可能开口子办钢铁厂,梁煥木便和领导算账,煤炭从四川到三峡过长江到浙江要多少多少价格,这些数据,都是他一路实地考察,滴水不漏,感动了领导。

是啊,现在的嘉兴湖州一带,木制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多,这一带连山都几乎没有,何来树木,但他们同样可以借鸡生蛋。

梁煥木同志还非常注重文化建设,我曾经到过征天水库,也有翼亭跃然,名家的书画石刻,给人的感觉这里的小气候尤其舒适。

很敬重他那种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那种艰苦奋斗的精神,那种敢于挑战困难,善于变通的工作方法。我以为诸暨,尤其是枫桥一带,是不是应该重新开展一场深入学习梁煥木精神的务虚活动,不是说物质可以变精神,精神也可以变物质吗。记起了诗人龚自珍的"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雨后,一定会有春笋!

枫桥在打造文化品牌,我首先是认可,天时,地利,人和三个都占有了,今天的枫桥的大趋势同全国一样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联系到前几年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初期的经济发展形势,虽然当时有些过于热闹的烦恼,但总归是发展中的烦恼,现在总觉得有些过于平静,找不到一个可以引以为豪的兴奋点。

当然,我们有一张无人可比的"枫桥经验"这张王牌,这张牌是不是可以和全国的政法大学联手,在枫桥设一所专门关于民事调解的分校呢?枫桥太需要有一所大学了。

生活要丰富多彩,发展要五光十色,我以为,枫桥这个地一直来都是能人尤其是风云人物轧堆的地方,市场经济曾经步森开开的红火非凡过,如今,是不是也可以借助学习梁煥木这一活动,发动广大的人民群众来进行讨论,一场大讨论,怎么样重振枫桥雄风,重树枫桥信心,重新装点关山,重塑枫桥形象。

我对经济工作至今仍然是门外汉,因此也说不到点子上,便没有更多的点子可供参考。

回过头来说打造文化品牌,我以为硬件设施要投入,服务的理念要跟上。枫桥再也不能脏乱差现象频发,在设施上,要变一路灰点为一路亮点。

有一年我去宁波一个村指导创建工作,这个村正逢拆迁,到处残砖断瓦,很令人不爽,后来他们听取了指导组的意见,开动脑筋,把残砖断瓦堆砌成文化墙,有圆洞门,有花壇草坪,还有上面有翘角的公告亭,很漂亮,便得高分。

在打造文化品牌的理念上,要发挥地方优势,枫桥有那么深厚的历史传承,那么多人文风物,要充分利用和发挥作用,这个方面应该要向绍兴学习,绍兴市的一个什么镇,名字一下记不得了,年年到金华浙师大去邀请学校的文科生免费到他们那里实习,住宿费用全免,这批学生是以后可能成为文坛活跃分子,他们便会记得绍兴,感慨绍兴,展望绍兴,寄情绍兴,在这里,他们留下了青春,留下诗篇,以及第一次热恋。

枫桥溪两岸的朋友,不能老是唱: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