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早先的时候同诸暨一样,也属于金华地区。
记得"四清"运动的时候,诸暨的工作队到缙云,缙云的工作队到诸暨,印象深刻。
缙云的仙都景区名誉江南,想必大家都去过。
曾记当年丽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朱土兴先生老家是缙云的,我几次去缙云宣传部的信息工作进行调研,都是朱土兴部长陪着,朱部长工作认真,能力很强,尤其是为人热情,便经常记着他。
那个时候还没有八项规定,他陪着你喝酒,总是劝客人喝,自己千方百计不喝,端起酒杯碰一下,你爽爽的喝了,他端着酒杯不放下,一直喋喋不休的跟你说话,手上的酒一直不喝,一直不喝,第二轮还是这样。
朱部长后来上升调到丽水学院当领导去了,开始还有联系,后来联系便少了。
我去过缙云,也去过壶镇,壶镇很大,这个地方还文化气息浓厚,网上好友朱亮,网名"猪老爷"发了一篇关于缙云老县城的记忆文章,也是有缙云的方言,很喜欢,征得他的同意,便发在我的公众号上,照片也是他找出来的,很有寄往的味道:
家住杭州西湖边上的昌化路,到西湖的六公园,才十几分钟。
看朋友圈不少朋友都在走路,也冲动起来了,是不是可以晨走湖滨呢?
是树上的鸟还是笼中的鸟,每天凌晨四点半左右,鸟就在一边叫开了。便起床,简单的洗漱后下六楼,穿过环城西路,折到省人民大会堂,沿古心河到六公园,西湖边上已经人气很闹了。
湖滨一带的树木特别郁郁葱葱,且都是百年以上的老樟树,树枝繁叶若华盖一样,西湖的湖滨边上一路都是。
每棵树都有松鼠,像小精灵一样的松鼠尤其可爱,大多数时候都会享受游客递给它的食物,还很配合的顺便让游客拍一下照片。
晨风拂面,怪舒服的,西湖的美景总是让人顾盼流连,山水西湖,在早晨的时刻,极像一幅绣出来的山水画,记起了杨万里的"绣出西湖三四峰"的诗句来。
一路行走,沿湖边的游人道上,几步一个美人靠的椅子,全是用杉木拼制而成,杉木给人有着不一样的亲和力,尤其是
一直想写一篇关于潘天寿先生的文章!
因为我二十郎当的时候,潘天寿先生的一些故事已经开始溶入了我的脑海之中。
他是那么权威,那么令人肃然起敬,尤其是他笔下作品的那种冲击力,可以让人久久回味。
他可以代表一个特定时期的非凡人物,在"五四运动"期间的非常时期,潘天寿先生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思考,坚定不移地捍卫着中华民族书画文化的优良传统,并突破性的継承和发展了中华书画文化的另外一种艺术风格,正因为如此,让我们当下还可以继续欣赏得到如此绚丽多彩艺术作品。
潘天寿先生是中国书画历史进程中的又一座丰碑。
现将我发表在《钱江晚报》上的文章《我读潘天寿》附录于下:
第一次看到潘天寿的真迹还是在老家一个朋友的家中,潘天寿先生三十来岁时的画,小的横条,线条简洁,笔墨老辣,有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力。
人人都有外婆家,著名科学家,两弹一星元勋,诸暨人赵忠尧先生也有外婆家。
赵忠尧是谁?我摘录了《中国青年网》对赵忠尧先生的部分推介:
1937年秋
在清华大学长沙临时校门前
突然跑来一个脏兮兮的乞丐
一手拄着木棍
一手抱着一个咸菜坛子
急切地要求见梅贻琦校长
门卫认为这是一个精神不正常的人
便要将乞丐轰走
此时梅校长刚好走出来
乞丐便猛地扑过去
一把拽住梅贻琦的衣袖
放声大哭
梅校长仔细一看
才发现这蓬头垢面的乞丐
竟然是从美国学成归来的赵忠尧
连忙上前握住他的手……
赵忠尧将一直紧紧抱着的咸菜坛子
放在校长办公桌上后
才长嘘一口气
原来,这咸菜坛子里
藏着一个铅筒
铅筒里有50毫克用于放射性实验的镭
镭,直到今天仍是被全世界禁运的
如果落到了日本人手里
后果不堪
闲宅在家的日子里,前几天去老家的枫桥镇上转了几圈,总体感觉枫桥的景象巳经非比以往,枫桥溪两岸,还有点古朴典雅的气息,横街直街,街道清洁卫生,店铺林立,百姓安居乐业,只是人气不旺,失去了过往熙熙嚷嚷的繁华,繁华落尽,枫桥老街似乎像一个年事已高的落拓老人,不显山不露水,像静静的淌流在枫桥溪的秋水,平稳地走向浦阳江。
翻阅2020年6月20号晚上写的文章,存在微信里一直没有发出去,今天正好也是6月20号,尽管是几年前的文字,我看了一下,以为也可以发在公众号上。以供老家枫桥一带的朋友参考:
晚上同室好友都应酬去了,便从食堂打了几个菜,斩碎肉蒸蛋,炒青菜,打包到宿舍里,满上三两白酒,突然想起陈蔡的老朋友周泉根区长带来一包笋煮豆,正好下酒,便一个人津津有味的品上了。这个笋煮豆是老家西岩的特产,鲜,糯,经咬,还有耐品味,当年鲁迅先生们在绍兴城里喝酒时的茴香豆,肯定比不上笋煮豆。
想写一篇枫桥的文章,此枫桥不是张继姑苏城外的枫桥,而
这个周末,无缘无故的回老家,一个人自己驾车从杭州上高速,新岭遂道后转诸永高速过街亭到璜山高速公路口下。
一直往前走,到璜山镇,向右转,沿溪而上,经过溪北,庙下畈,便是娘家邵家楼。邵家楼没有什么楼,但姓郭的有不少。
有先辈传说这一支是郭子义的后代,是啊,直到我们这一代,血液中依然含有郭家的那种大家的家风。
郭子仪先后经历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七个皇帝而安然无恙,其包容万物,处事豁达之家风可见一斑。也幸而有这样的家长,他的孩子们个个生前显赫,死后荣光,真正是大户大家风范。
这次回老家,主要是告慰我的父母亲,我的宝贝女儿在出国留学考试中发挥得相当不错,取得了理想的成绩,有先父母在冥冥之中庇护我女儿的恩赐。
另外,也顺便告知我的父母亲,他们曾经为操碎了心的女儿我,在人生,在职场取得了初步成功。我还將一如往常一样的努力打拼,实现自己的完美人生。
我还想告慰我的父母亲,只要有我二姑娘郭苏瑛在,大姐一家,哥哥一家,小妹一家,邵家楼这个您们建筑起来的郭家,就永远不会散!我会竭尽全力把这个家顶起来,撑下去!
繁
陈侃章先生在杭州的环城西路办公室中又平地一声雷响,在《钱江晚报》上发出了一篇文章:《王羲之,浦阳江畔的永恒》。永和年间,这个在绍兴当领导的书法家,款款的来到诸暨,除了公务,便也泛舟浣纱溪,感喟生命之短,世事无常。便有《兰亭序》中的长吁短叹。
我还真的细细的品味了两遍,觉得诸暨人,这个西瓜绝对不能丢!
我耐耐的看他从西晋永嘉五年(311),外族匈奴入侵,晋室内讧加剧,洛阳故都攻陷,晋怀帝束手就擒。“永嘉之乱”就指这段历史。为避战火,北方世家士族举家南迁。王旷是晋朝重臣,权贵王氏家族的代表,也挈妇将雏加入逃难大军。王旷的第二个儿子王羲之,时年仅八岁,随大人惶惶然南逃"说起,然后在绍兴为官,永和六年(350),王羲之出任会稽内史,领右军将军,“王右军”称号由此而来。如此推算王羲之的兰亭序,应该是王右军的任上。
王羲之的帖,极其珍贵,在绍兴为官任上,王羲之还写过一个《诸暨帖》,尽管内中端倪现在仍然是个谜,但白纸黑字,且传承记载的历史,总不会错
周培安画展于2022年6月10日在杭州曲院风荷湖畔居开幕。中国美术学院著名教授徐银森,曹文驰等先生在开幕式上发表了讲话。
浙江省委党校教授,书画家陈汉波老师在下午的开幕式并作了即兴发言,现将他的发言记录如下:
雨声如鼓点,下雨即有余,好兆头!
周培安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他很重视山水写生,尤其是多次深入太行山区寻找表现素材。他的山水画可居可游,观赏性较强。他将江南山水的秀润与北方的大山大水参合,画出了自己的味道。
山水画是周培安的主打,他亦兼作花鸟,其笔下的翠竹、小鸟,颇见洒脱灵动。
诸暨人,诸暨脾气—执着又硬气。周培安数十年矢志于艺,在职业画家的道路上,追求着自己的心志、念想,真不容易!
祝画展圆满成功!
经主持人推荐,要求我也说几句。我便不谈专业,只谈感想:
收到女儿的考试成绩单,兴奋,激动,还有更好更远的期待。
忽然记起三国魏晋时期代表人物曹操的儿子曹植曹子建的诗:"置酒高殿上,亲友从我游,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此时此刻,七步成诗的曹植之诗句,代言了我的心声。
收到我女儿这次学校托福考试的成绩106分,满分是:120分,她考了111分的通知,我们俩口子真的是非常兴奋。先生老贾把陈年酒都搬到厅堂,我大姐这一刻同我们一样,大有兴致勃勃为我女儿杀牛宰羊的庆功的心情。
毕其功于一役,这是我和先生一起商量好的第三十六计之外的一计,我们向来不给女儿增加学习上的压力,总是觉得只要女儿开心的生活,才是父母亲最善良的心愿。我女儿向来低调,不显山,不露水,不在人前争是非。但是,在考场上,她彷佛是一个无畏的战士,经常会取得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成绩,她,有甘洒热血的男儿秉性,很喜欢她这种能曲能伸的性格,很宝贝她这种既传统又创新的思维方式。
绍兴的那个九斤老太喋喋不休的"一代不如一代"牢骚满腹,在我们家里几经没有任何丝毫影响,在我和先生贾总的眼中,我们的下一代,已经形成了一代赛出一代的金科玉律。
记得当年,我和先生初来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