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姑苏书僮。白水

(2021-10-26 15:14:13)

那个姑苏书僮从姑苏城里来到杭州读书,没有去杭城梁山伯与祝英台读书过的万松岭,而是来到浦沿,来到转塘的中国美院,一头扎进宋元明清的笔墨中,每次碰到时她总会说晩上画到几点几点,并且总是看她忙得不亦乐乎的样子。

她还学书法,倾向八级台风吹不走的魏碑,喜欢厚重,喜欢稳笃笃的流派!你还真的当刮目相看,经过中国美院的几年煅造之后,她现在笔下的人物,花鸟,山水画已经可以出手送人了,居然有不少她的朋友喜欢了她的作品。

她喜欢出手快,这同她的办事风格一样,要么不做,做便要爽快利落,你看她的人物画,聊聊数笔,一个古代文人便跃然纸上。

除了画画写字,她还热爱业余参加一些公益活动,比如前几年学校组织校庆活动,她可以经常从北楼跑到南楼,说服动员其他班的同学参加活动,在她的鼓动下,还真有不少同学雄赳赳气昂昂的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形象。她总是不厌其烦地组织学生参加诗朗诵,比如参加建党一百周年的大合唱,总是有她的身影。

她最大的强项是写诗,那种像郭沬若先生一样的《凤凰涅槃》的诗,倾注着自己的心血和智慧,我知道做古体诗难,有"两句三年得"的说法,贾岛推敲的故事都说做古体诗难,但是,现代诗也难,我朋友赵国瑛是现代诗的追求者,我还真有点喜欢他的诗,特别是不着边际的两个元素,他可以拼在一起,让人产生非凡的联想。

徐萍说她在写诗,我是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心里总是以为只是她的一腔热情而已,不想她还真的吟出火山,令人刮目。比如她写"的《子夜》:

子夜

/徐萍

夜的眼睛

隐在星星后面

世界,睡上寂静的温床

只有风

在私语。星星能听懂

这满夜的呓语

和一条河流与人世的擦身

这静静的世界

一切都已静止

只有一个温存人儿

贴在耳边

驳开裸露的唇语

掀动于我内心的波浪

2021826日凌晨3

写于西子湖畔。

据说她的诗在远离杭城及姑苏的张家界,还名气不小,老是冲向领奖台!

真是奇了怪了,张家界风景区难道领骚天堂苏杭?

待我读了张家界欧阳先生的诗,才愰然大悟:

这里除了神秘故事,还有传承的历史,光一个张家界的小村庄便可追溯到"大风起兮云飞扬"的那个皇帝的左右臂膀留侯张良,功成名就之后便远离政治旋涡而退隠在这里,低调做人又是张子房的另外一种高度,那个用兵"多多益善"的韩信,自称齐王后下场不堪。

这里还有崇山,天子山,天门山,这三座山,或许也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故事。

武陵源,是不是陶渊明的梦幻童话不得而知,但云雾是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最多见的气象奇观,有云雾、云海、云涛、云瀑和云彩五种形态,什么时候把我以拍云彩见长的黄曙林老师请过去,肯定会有新的发现。

大庸可容天下之事,慈利显示出这里的人文本质,即使你一个不小心从云端跌落尘埃,便也可在这里永定,然后桑植故土,世世代代永享民间太平生活。

张家界这个地方有赏不尽的自然风光,张家界的村村寨寨有讲不完的传奇故事,这或许才是吸引徐萍一次次为张家界尽情投入,高展歌喉的真实原因。

忘情的投入尽情的付出肯定会有丰厚的收获,她对张家界可以说张口就是莲花,啊的一声,便是一朵武陵源风景区的祥云:

韵墨张家界

文/徐萍

喧嚣中,隐没菡萏莲心

寻西子湖畔,南来北往的仙儿

看那一弯月色倒映的千年巨幕里

我执笔翩然起舞

在微光中铺展

随手引一杯西湖墨汁

张家界,一个想爱的地方

伴我同吟

韵墨、提笔,挥毫

在一片银色的画卷上

泼墨三干奇峰张家界

2021年9月9日凌晨1时写于西子湖畔

比如为了编辑这本《我想隐居张家界》的书,她在短短的时间里采录了百位诗书画印老师的作品,她要一遍遍的向老师们讲解自己的初衷,以情动人,还要自己亲力亲为的一遍遍的校对,修饰等等等等,工作量非常之大。《愚公移山》的精神感动了上帝,徐萍的这些努力,也得到了老师们的信任和支持,尤其是旅居国外她少年时代的老师的亲情支持,这一点,真是非常难得。

在我同徐萍交往的几年中,她为人正直,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还热心班级工作,并敢于面对困难的挑战解决问题,记得为了搞好学校几个班级的公共卫生,她一次次的迎难而上,不厌其烦的协调和说服其他几个班干部一起努力,确保了学校公共卫生工作的常态化。她还会注重思想工作,也会"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想着法子把班级工作搞好,很难得!

这个徐萍总是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动作,不知道下一个是什么动作,我们期待着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