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晓居凤眼头。陈泉永

(2021-01-13 15:29:04)

老家诸暨东门方向的陈蔡璜山,总有值得你回味的地方,值得你咀嚼的文化。

小时候看电影《奇袭》,那个摩托车在山道弯弯的路上追杀,惊险万分,边上有人说这种险象环生的盘山公路像璜山的晓居凤眼头。

参加工作后,在陈蔡区委的院子里,每当夏天的晚上,围着井边,辛苦了一天的老干部们也拎把马踏椅到这里乘凉,一边谈年景拉家常,一边安排第二天的工作。几次听老领导吕大康同志说,璜山的晓居凤眼头夏天非常凉快,尤其好度夏,那个时候没有空调,徐丁华部长总会变戏法一样从井里捞出一个西瓜给大家分享,很爽!

后来调到诸暨县委宣传部工作后,在一次情况汇报会上,璜山区的宣传委员赵蔡根,谈到改革开放的发展变化时,引用了晓居黄岩头的例子,还有民谣:晓居黄岩头,有天无日头,雾露漫到灶镬头,老虎隐在镬灶口。既惊讶有那么高妙不及的地方,又似乎觉得很有诗情画意。

外地人可能对灶镬头和镬灶口区分不了,我们老家的人统称镬灶口是专门为烧镬添火的地方,而灶镬头是专门做饭的地方。

后来也经常去璜山调查研究,但总是同晓居擦肩而过。

去年的五一假期,赵志远先生约我去他的老家走走,说是到郭苏影老师的老家去吃中饭,下午去晓居凤眼头转转,便一下来了兴趣。

从杭州出发,到璜山下高速公路,过璜山大桥朝顺手弯,便到了溪北,溪北这个村,是有名的诸暨大屋,可以与斯宅千柱屋相匹敌,斯宅千柱屋,传承比较单一,而溪北大屋,故事肯定多,既有三朝六代的传说,又有五湖四海的故事,最起码有民国时期的文化内容,我年轻时时候曾经数次路过,但从来没有到深深庭园中去探究过,据说是徐姓家族,历史上也有闻达。

再往前,便是赵志远老师的老家卲家楼,邵家楼,好像没有什么楼,有郭姓,赵姓,有没有楼姓,不知道。这里有一个曾经的铅锌矿而闻名,村庄总是江南地区的山水风景,也有老屋,也有溪流,也有鸡犬之声,不过这里的出门人多,光杭州我熟悉的就有赵志远一家,郭良部长一家,我的好友张建中先生的夫人郭老师,同样在杭州的教育界颇有建树,还有郭苏影,是一个奇迹般的人物,一个人十几岁闯到杭州,一步步的从容面对生活,遭遇艰难挫折,后来与毗邻东阳的贾先生联手,经过两夫妻几十年的奋发图强,终于站在了高高的领奖台上,取得了事业和人生的辉煌成就,很为之信服!

因为是老乡,因为她和贾先生也喜欢书画,便渐渐的对他们两夫妻熟悉起来了,我的印象是贾先生静若处子,郭苏影动若脱兔,动静结合便可战无不胜,攻无不取!

乡村的文化娱乐活动打牌也算一种,主人家郭苏影老师的先生贾总他们巳经红五杀得六九五十四,我便随赵志远老师一起闲逛,来到赵老师的大哥家,便也随着赵老师大哥大哥的叫,因为来过几次,很熟了,便随便的寒喧客套,大哥身体相当好,不但能饭,还可想着法子让你多喝几杯高度白酒。

中午饭自然喝酒,醒来转了几个地方后便信马直奔晓居凤眼头,坐在车上欣赏一路风景总好比隔靴搔痒,断断续续的镜头把思绪割裂得支离破碎,到山脚下的石碑前面一歇,和赵志远老师一起合影留念,便上山,满眼的竹林撮撮密密的连绵起伏在丛山之中,无边无际仿佛是李可染先生的山水画卷,似乎有点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的味道,没有枫林,如果是秋天,要不然也可以"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回,说到这首唐诗中的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字,学术界便有波澜壮阔的争论,这里的"坐",不作坐下来休息的意思,而是应该把这个"坐",当作"因为"解释,停车是因为喜欢二月红花一般被霜冻过后的枫叶。不去管它,让专家们去争论吧!

山道弯弯,陡峭,多数地段只容一车可以通行,我们没有去晓居凤眼头的村落,有没有崖畔人家?那种高高石坎上的人家,那种既老旧又翻新的房屋建筑,可能也有石头叠起来的小屋,"雾露遮到镬灶头,老虎隐在镬灶口"的原始风貌,也没有见到,直接一上上到擎天楼。

擎天楼,是刚刚开发出来的一个景点,可以在擎天楼上远眺群山,似乎有点诸葛亮在《空城计》中高登城楼面对司马三军的味道。"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旌旗招展空翻影,却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

擎天楼三个字是好友周保定先生的笔墨,怪不得几年前他执意让我去晓居凤眼头看看,到擎天楼喝酒,胃口吊得你很高啊!

时值傍晚:苍山如海,残阳似血!当年活跃在这一带的小三八,来到此间,肯定对伟人的诗句充满感情。想给杭城的好友童笑柳先生打个电话,居然找不到他的电话号码,童先生的老家是晓居凤眼头的,童先生也会做平仄古体诗,如果五一假期他还在老家,便一起约他上山在擎天楼喝几杯,也可作一首诗留在故乡,甚怅!

晓居凤眼头,当然是"田园璜山"中的一道风景线,我倒以为是不是可以增添几分文化内涵,凤眼在哪里?好像那天去杭坞山楼国华厅长让我找一根一丈八尺的茅草一样,找到这根茅草,便是打开山门的钥匙,这里高高山上的凤眼,是不是也有传说?虎嘨可以有,既然老虎要隐在镬灶口,自然需要有温良恭俭让的那种像《三海经》中和美女在一起的华南虎,可以在擎天楼一带搞个雕塑之类的老虎。

品味晨曦,欣赏晨雾,还可数早晨的星星,千变万化的凤眼头让拍客过把瘾,当然,这里特有的瓦爿笋干,柴子豆腐,蕃薯粉丝,弥猴桃烧的白酒,还有竹园鸡,两头乌猪肉把游客的胃留下来,让游客留下来宿一晚,尤其是夏天,享受一番不开空调的环保田园生活。另外,隔壁就是中国义乌,商贾云集的地方,是不是也应该去吆喝一下呢……

晓居凤眼头。陈泉永

晓居凤眼头。陈泉永

晓居凤眼头。陈泉永

晓居凤眼头。陈泉永

晓居凤眼头。陈泉永

晓居凤眼头。陈泉永

晓居凤眼头。陈泉永

晓居凤眼头。陈泉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