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记忆】秦山寺景区的规划愿景 (赋文并序)
作者:吕允峰
一,理念:保护优先,自然生态,历史传承,天人合一。
二,位置:埇桥区曹村镇前旺村南,秦山东麓。
三,文化配置:1500年历史的秦山古寺(卧龙寺)、气势雄伟的擒龙关。相传唐朝人八仙之一张果老在此寺出家,并得道成仙。燕王朱棣攻打南京,路过卧龙寺,发感慨说:
“擒龙不成擒山也。“故谐音而易名秦山寺。
四,旅游资源配置:有秦山古寺、山泉、秦山水库、300
种天然次生林、果园及气势雄伟的擒龙关。北倚旅游古都徐州(40公里),西北临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14公里),南接大五柳景区(17公里)。东南有历史深厚的老汪湖。
五,现有资源:破旧秦山寺、山泉、300种林木、水库、蜿蜒山路、靠近符离大道1000米。
六,经济投入:临符离大道建牌楼,入山土路随蜿蜒以扩宽,古寺遗址台阶完整,修旧如旧,果园、林带、山泉都完好,经济投入不大。
七,秦山寺愿景:庙宇建筑、进香祈福、休闲氧吧、文化探究
(赋文)水润木荫的秦山寺景区
秦山盛景,造化天然。东临孝贤宝地,西傍汉兴龙乡,南邻运河明珠,北卧西楚襟怀。
从宿州三角洲生态公园上符离大道走40公里到秦山景区。大道西侧牌楼耸立,四柱三间,歇山挑檐,磬石雕刻,美轮美奂。楣廊鎏金“秦山仙境”;表柱线刻“八仙巡山”。山道蜿蜒,溪水潺潺,条凳候坐,果园飘香。
拾级而上,溪桥右转,见一将帅甲光金鳞,横刀立马,虎视眈眈。云台刻字:“朱棣擒山”。缘溪西行,茂林修竹,好鸟相鸣,嘤嘤成韵。林外骄阳似火;林内阴翠地湿。溪岸信步,神清气爽。有泉汩汩,题字雕栏,名曰“龙泉”,泉出石罅,为嵁为岩。龙泉者,盖朱棣言:“擒龙不成,擒山也。”
前行百步,遇迎面异人:背驴而坐,峨冠博带,怀抱渔鼓,白眉善目,若有所语。驴性温和,似欲神游。此八仙之一张果老雕塑也。情态毕肖,以假乱真。纵张果老故地重游也会怡然而笑:“人间自有真情在。勿忘我。”欲前行,忽闻清香袭来,缕缕不绝;又听梵文偈语,幽明抑扬。抬眼望,山门到了。山门南向,台阶北升,庙宇恢宏,举目可见。门楣题“释道通神”拟或“神通道释”,楹联朱笔,明灭可见。双柱单廊,糙石古朴。
拾级而上,绿树夹道,台痕阶绿。善男信女,来也熙熙,去也喁喁。瑞兽石象,阶前拱卫,镇山辟邪,赐福纳祥。庙宇三进,争峰叠起。前殿“秦山古刹”,垒石高筑,直达梁椽,红墙黄瓦,檐牙高啄。殿堂弥勒,笑容可掬,左右金刚,护法尽职。中殿菩萨,安然自若;蒲上香客,洗心礼拜。主殿高耸背靠山腰;山脊掩映摇曳树梢。厢庑左右观音、地藏,求爱子去孽根;院场错植银杏、松柏,受荫庇共绵长。
站立主殿眺望,秦山逶迤,林壑优美,绿波荡漾,佛殿一点,若隐其中,公路一线,山路潜行。秦山仙境,宿州仅有。三百多种杂树果木,异彩纷呈。桃杏榴梨,桑栗柿栆,鲜美可口。又有椿桐楝槐,楸楠榆樟,风景栋梁,可口福,可鉴赏,可绘画,可纳凉……孟浩然诗云:“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酒伴来相命,开尊共解酲。”
我意会:庙有声,树有灵。明成祖擒龙不成而擒山,山有魔力;芸众生修身不就而就树,树无私心。尘世喧嚣,谋商稻粱,身心疲惫。浴身而不澡德,外强中干;争食而忘亲情,形同陌路。妙语启迪慧根,自然陶冶情操。
鄙人一介书生,执教杏坛,苟延残喘。我感慨:万物有道,道法自然,森林城市,融会自然。人生苦短要有作为。进,臻于公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退,修身养性,“仁者浑然与物同体”。苏子所谓:“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览秦山之清幽,悟森林城市之妙,得天人合一之道。
2019年8月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