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本身
虽然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导致利润率下降,但总资本推动的劳动总量增加,剩余价值或利润也在增加。要保持利润总量的增加,就必须使总资本增加的速度快于利润率下降的速度。
从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角度对利润率下降规律考察,揭示出资本主义各种矛盾的尖锐化,平均利润率的下降是一种必然趋势,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产生的根本原因
平均利润率下降的原因是社会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般利润率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一般利润率的水平取决于全社会剩余价值总量同全社会资本总量之比。社会总资本中只有可变资本部分产生剩余价值,不变资本是不产生剩余价值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势必引起不变资本部分的显著增大,可变资本部分的相对缩小。资本有机构成日益提高,因此利润率便逐渐下降,这就是利润率下降的规律。总之,利润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剩余价值率和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利润率有下降的趋势,或者说,存在利润率趋向下降的客观必然性,即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利润率下降趋势是劳动的社会生产力日益发展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特有的表现。
资本的利润率同资本的有机构成呈反向运动
平均利润率下降并不排斥资本家获得的利润总量的增加。虽然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导致利润率下降,但总资本推动的劳动总量增加,剩余价值或利润也在增加。要保持利润总量的增加,就必须使总资本增加的速度快于利润率下降的速度。否则,利润总量就会下降。此外,利润率下降规律还表现在单位商品价格下降的同时,商品总价格中包含的利润量相对增加。随着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产品的数量大大增加,因而每件产品消耗的活劳动减少,商品的价值和价格也就下降。但单个商品中所包含的利润量会由于剩余价值率提高的速度快于新价值下降的速度而增加。(不变资本部分价值下降的更快)。
阻碍利润率下降的各种因素
由于资本积累的增长,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工人阶级在社会新创造的价值中,也就是在国民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从而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减少,剩余价值的实现面临困难。
由于多种反作用因素的影响,利润率并非“直线”下降,而是一种“趋向下降”。就长期而言,平均利润率会下降,但并不排除在一定时期有上升的可能。
阻碍利润率下降的因素
劳动剥削程度的提高可增加剩余价值,又可节约可变资本,从而导致剩余价值率的提高。剥削程度的提高阻碍了利润率的下降。
利润率下降规律的作用,加深了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一系列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