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习经典~资本论 第三卷(第三章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

(2017-08-29 16:24:08)
标签:

杂谈

http://s1/large/001KImtMzy7dOU4t9f725第三卷(第三章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 />

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本身

        虽然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导致利润率下降,但总资本推动的劳动总量增加,剩余价值或利润也在增加。要保持利润总量的增加,就必须使总资本增加的速度快于利润率下降的速度。
        从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角度对利润率下降规律考察,揭示出资本主义各种矛盾的尖锐化,平均利润率的下降是一种必然趋势,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产生的根本原因

        平均利润率下降的原因是社会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般利润率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一般利润率的水平取决于全社会剩余价值总量同全社会资本总量之比。社会总资本中只有可变资本部分产生剩余价值,不变资本是不产生剩余价值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势必引起不变资本部分的显著增大,可变资本部分的相对缩小。资本有机构成日益提高,因此利润率便逐渐下降,这就是利润率下降的规律。总之,利润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剩余价值率和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利润率有下降的趋势,或者说,存在利润率趋向下降的客观必然性,即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利润率下降趋势是劳动的社会生产力日益发展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特有的表现。

资本的利润率同资本的有机构成呈反向运动

        平均利润率下降并不排斥资本家获得的利润总量的增加。虽然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导致利润率下降,但总资本推动的劳动总量增加,剩余价值或利润也在增加。要保持利润总量的增加,就必须使总资本增加的速度快于利润率下降的速度。否则,利润总量就会下降。此外,利润率下降规律还表现在单位商品价格下降的同时,商品总价格中包含的利润量相对增加。随着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产品的数量大大增加,因而每件产品消耗的活劳动减少,商品的价值和价格也就下降。但单个商品中所包含的利润量会由于剩余价值率提高的速度快于新价值下降的速度而增加。(不变资本部分价值下降的更快)。
       
阻碍利润率下降的各种因素

        由于资本积累的增长,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工人阶级在社会新创造的价值中,也就是在国民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从而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减少,剩余价值的实现面临困难。
        由于多种反作用因素的影响,利润率并非“直线”下降,而是一种“趋向下降”。就长期而言,平均利润率会下降,但并不排除在一定时期有上升的可能。

阻碍利润率下降的因素

        劳动剥削程度的提高可增加剩余价值,又可节约可变资本,从而导致剩余价值率的提高。剥削程度的提高阻碍了利润率的下降。
        工资被压低到劳动力的价值以下:工人工资的下降,既可增加剩余价值,又可节约可变资本,导致剩余价值率的提高。
        不变资本各要素变得便宜。随着技术的进步,单位生产资料的价值降低,减少了不变资本价值的支出,工资在一定时期可能会下降,不变资本各要素变得便宜是主要原因。不变资本的减少会提高利润率,并制约利润率下降的趋势。
        对外贸易对利润率的下降也有重大影响。因为利润的数量取决于资本所推动的劳动力的多少,而外贸会输入更便宜的生产资料、劳动力。只要可变资本的绝对数量和劳动力绝对数量没有减少,利润量就不会减少。实际上,社会资本占有的利润量在不断增加。
        综上所述,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各种反作用的因素必然会阻碍利润率的下降。但这些原因不会取消这个规律,所以,这个规律只是作为一种趋势发生作用。平均利润率的下降并不意味着工人受剥削的程度在减轻,也并不意味着资本家利润量的减少。利润率下降,并不一定表明剩余价值率也下降;由于资本总量增加较快,剩余价值量,即利润总量,也会随之增加。因为平均利润率的下降并不表明社会资本所占有的利润量绝对减少。

利润率下降规律的作用,加深了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一系列矛盾

        这些矛盾的激化,必然引发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从而证明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局限性。
        生产扩大和价值增殖的矛盾加深了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实现的矛盾。由于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的条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就必然会产生尖锐的矛盾。在生产领域中,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在利润率下降的过程中,必然拼命积累资本,扩大生产规模,提高资本有机构成,获取超额利润。然而,在利润分配中,由于资本积累的增长,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工人阶级在社会新创造的价值中,也就是在国民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从而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减少,剩余价值的实现面临困难。所以,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向与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减少的矛盾必然逐步激化。
        剩余价值生产和剩余价值实现的矛盾,加深了生产扩大和价值增殖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剩余价值,获取剩余价值的手段是扩大生产规模。然而,扩大生产与价值增殖又是矛盾的。因为利用资本积累、扩大生产、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方式,追求更大量的剩余价值,却导致利润率的下降,减缓了资本增殖的速度。同时,随着资本积累的进行,劳动生产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从而减少了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降低商品的价值,进而导致资本价值的贬值。可见,扩大生产的目的与资本增殖的结果发生了矛盾。
        人口过剩与资本过剩的矛盾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宗主国与殖民地的矛盾。
        综上所述,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规模的扩大和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日益缩小之间矛盾的尖锐化,必然会引发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虽然这种危机可以暂时缓解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但是它本身孕育着更大的危机。资本主义生产总是竭力克服它固有的这些限制,但是它用来克服这些限制的手段,只会使这些限制以更大的规模重新出现在它面前。(资本主义发生经济危机的原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