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学让老师与学生同场考试是受侮辱吗?

(2015-02-06 18:37:55)
标签:

教育

    1月29日,邳州运河中学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高三年级组第一场模拟考试。特别之处在于,40岁以下的高三年级教师和学生们同场考试,意外的是校方的这一举措引起教师的反感。据知情人介绍,在第一场语文考试中,多数教师交了空白的答题卡。在第二场数学考试中,一位教师甩笔而去。事后,因为交了白卷,一位教师被停课。昨天现代快报记者获悉,被停课教师已接到通知复课。校方一名负责人说,这只是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进行的一次业务练兵。

    该事件中,老师们反应强烈,觉得受了侮辱,交白卷的、甩笔而去的都有。我觉得身处其中的各方,是否该冷静地面对,而不是情绪强烈?

    首先,领导安排老师参加这个考试是科学、合理、必要的吗?老师教授学习方法,而学生要在题海中大量训练,才能在考试中又快又好地答题,老师并没有时间精力训练解答题的速度技巧,就好比教练教运动员怎么训练的方法,但是教练并没有大量训练,当然在体育比赛中不能取得他教的运动员那么好多成绩。所以,这样的考试应该吗?这才是问题症结。

    当然,如果领导坚持要这样考试,那么,学校领导方怎么看待教师的考试结果是关键。如果学校领导、管理者以教师的考试结果与教师的工资、福利、奖金等挂钩,(或者以此为借口扣发、少发教师的种种福利,那就有点阴暗不道德了。这是我的小人之猜测,希望不是这样)肯定必然会导致教师反感,甚至觉得是侮辱。虽然任何一门职业都有考核标准,但是,在完成基本标准任务之后,他到底还能做到什么程度、还愿意多做些什么、是否尽力尽心,依然取决于职业良心,从某种程度说,任何职业都是良心活。比如,有的教师不仅仅是完成工作任务,还巧妙地用种种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教育学生怎么做人,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有思想、有人文情怀的、心灵健康的人,而不是成为各科目的考试机器,这样的老师,我以为,不管他和同学一起考试的成绩怎样,他都是当之无愧的“灵魂工程师”,也是学生打心眼里喜欢、欢迎的老师。因为他不仅在教书,更重要的是在育人。育人比教书对学生一辈子的影响更深刻、更长远,很多时候甚至会决定这个学生一生的命运。

    因此,如果管理者能够以不功利的方式对待老师的考试成绩,老师也不会情绪那么对立。可以把这种方式当做探索、尝试,千万不要找理由克扣老师,老师大多数都是懂道理的,领导待之以理,他们不会对着干。

    二是老师怎么看待考试和考试结果?应该坦然、大度。(前提依然是不把考试结果与老师福利挂钩,否则老师做不到大度)。如果老师的成绩还不如学生,老师要想到这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应该为自己的学生超过自己而感到高兴;如果自己比所有学生都考得好,那可能说明自己的确在这科目里比学生强得多,也有可能是教学方法不当,让学生没有领会教学内容,没有达到老师那个水平。老师拥有一颗坦然的心,就不至于对和学生一起考试那么抵触了,想想过去的私塾先生,自己可以出对联考学生,学生有难对的对联也可以考老师,老师应该有和学生互相学习的理念,才能放下身段和面子,不要把自己放在高于学生一筹的心理感觉上,就不会难为情的。

 

    三是家长和学生的态度也很重要。如果老师考试成绩还不如学生的话,学生及家长也不必大惊小怪,就据此判断老师能力不行,甚至轻视、看不起老师。先不谈能力,首先家长和学生在态度上,任何时候都要尊重老师,才能学到知识,这也是基本的尊重他人的做人原则。如果家长对成绩太看重,动不动就求全地要求老师,老师也不是神啊,什么都能干,他是教学生,但是不等于他必须能考得比学生好。所以,家长、学生理智了,老师才能没有压力,那么一起考试也就不会让老师觉得沉重了。

    四是领导者也有做得不合理的地方。老师抵触的是这个考试安排有些不公平,比如,只安排40岁以下的老师参加考试,其他老师和领导都不参加,这确实让人觉得不公平,让部分人可以不受统一管理,被管理的人肯定就有情绪了。这个是领导做得不对,领导在想做这样的安排之前,应该听听大家的意见,提前沟通,集思广益,采纳各种意见建议,不要在大家心里还想不通的时候霸王硬上弓,作为领导,强制推行一个大家都不接受的东西,肯定结果不理想。如果提前做好了思想沟通,让大家畅所欲言自己的顾虑,也可以提出更好的方法,一切都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就不会弄得现在这样,大家都下不来台,关系搞僵了,想要的效果也没达到。如果领导有充分理由让40岁以上的老师和领导们不参加考试,那也要向大家说明为什么,总得有个理由让大家思想上想通,给大家一个交代,这样民主透明的做法,才能把一件事情推动,否则,一言堂似的由领导说了算,只能产生抵触和对立。

    五是考试内容是不是科学合理。如果全部考的死记硬背的死东西,本来老师和学生都不乐意学,何况老师工作多任务重,当然记不住,考试成绩就不好。但是这就涉及到教育改革,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如果还是目前的体制,也确实拿不出更好的考试方法来,要想象国外那样考得活,但是老师评判成绩又公正,就得改革教育体制。我们这个体制只能要求统一做死题,这样有标准答案,就是为了杜绝不公平的评分,这的确两难。

    想起一篇文章说他孩子在国外读书(大概是相当于小学六年级),做的作业是一个论文题目,由学生自己选择写什么内容,然后自己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拟出提纲再写。老师不限定内容,也不指定某本书,也就没有标准答案。他的孩子决定写《中国文化》,因为是中国人嘛,然后就是读大量自己喜欢的书,选择自己觉得好的内容,分章节有理有据论证。象这样的考试,能让学生主动学,而且学的是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东西,边学边想边整理边谈自己的看法,那么,不仅学的东西一辈子难忘,而且学得高兴,完成作业之后还有成就感。当然,这样的作业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但是,可以比较谁做的更用心更有质量,是不是粗糙的应付是看得出来的。如果在我们国家,有这样的考试,会有大批有关系的家长来走后门要求老师给高分的,也会有在诱惑面前违心评分的老师存在,所以,再好的东西,在不同的土壤可能会结出完全不同的果子。

    如果我们的教育要改革,也应该以这类提升能力的教育为主,而不是把大家培养成统一的考试机器,却没有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因为这样的人不是人才,而是一部活人教科书而已。如果我们要达到普遍实行到那么开放又灵活的考试,却又能最大限度促进学生学习,必然要有配套的用人体制改革、录取体制改革、对老师教学标准、要求的改革等一系列的东西,都跟得上才行。否则,再怎么折腾、怎么考试,无非就是为了让学生分数考得再高一点的努力罢了。

中学让老师与学生同场考试 老师交白卷抗议http://news.sina.com.cn/s/2015-02-06/043931488667.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