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所有省份独生子女之间结婚都可以申请生育“二胎”,但没有人关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最应该生育二胎。希望政策允许他们生育二胎,一是因为我们的计划生育政策仅仅主要制约了这一群人,二是因为他们的生活压力不很大,既不很富裕又不很贫穷,这样的中产家庭养育出来的子女,受到的教育和家庭熏陶都比较好,不会象富贵家庭那样骄奢,又不会象穷人家的孩子那样背负重重压力。我不是歧视穷人和富人的意思,我是说这样的家庭对子女的成长和生活、心理健康等方面都会更好些。
中国主要被计划生育政策制约和控制的人群就是普通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我可以举几个最典型的例子。
某市某单位有一男科长A,他的老婆是护士,没有在正式有编制的单位上班,而是在私立医院打工。他们家的第一个孩子是女儿,现在已经16岁了,第二个孩子是儿子,现在10岁了。A是公务员,他怎样生的第二胎呢?他在女儿大约6岁时,安排他老婆偷偷回老家生下了第二个孩子,然后把儿子带回来上户口说这是我的儿子。他为了生育二胎,一直把女儿当做亲戚,对外宣称该小孩是他姐姐的女儿,他姐姐在外面打工,不方便带孩子,就让孩子寄居在他家里。他为了让周围的邻居(主要是本单位的职工)相信那女孩是他姐姐的女儿,还经常对她又打又骂,很偏心于自己的儿子。后来,在他女儿大约14岁也就是两年前,她无意中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一时承受不了,给她同桌的好朋友留下了遗书打算去自杀,她说生命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连生养自己的父母就把自己抛弃了,还有谁值得信赖?幸亏那同学给自己家长说了,那家长急忙给他打电话告知,才让悲剧得以避免。
另一单位一女公务员科员B,她的第一个孩子是女儿,想再生育一个孩子,她想出来的苦办法真的很苦。那一年,她对本单位同事和领导宣称,自己得了子宫癌,要到北京去治疗,于是请了一年病假去治病。假满后,长得又白又胖来上班,也不提拿住院发票去单位报帐的事。一两年后,她周围熟悉她的同事和朋友邻居都知道了,她是为了去躲着生第二个孩子而谎称自己得了病。其一片苦心感动天地。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她老公也是公务员,是一单位的头儿。她家里的孩子很幸运,没有什么心理障碍,不象前面说的那个孩子心理不健康。她决定生第二个孩子的时候,她女儿已经12岁了,她与女儿沟通过并得到了女儿的支持,才决定生育第二个孩子。如今,他的大女儿17岁了,二女儿5岁了,她对外还是说这二女儿是自己的侄女。
还有我市一医院的某女医生C,她也想生育第二个孩子,都大着肚子怀了5个月(因为医院不象公务员那样好请假),但医院的人事领导给她说了,你要么去把孩子打掉,要么等孩子一生下来,我们就把你开除。你自己看着办吧。她想来想去,和老公商量了,觉得这份工作丢不起,最终乖乖去把孩子流产了。该单位另外一个女护士D就很幸运,她婆家是做生意的,产业多得很,早就希望她再生育一个孩子,要是工作丢了,以后回家做专职太太可以,在自己家的企业里上班也可以,随便她挑选。于是,她就从医院辞了职,安心在家生育第二胎。现在,她的第二个孩子(儿子)都3岁了。
这些辛酸的费尽心思生育二胎的人们,都是最普通的工作人员,他们有的是小公务员,有的是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主要是专业技术人才和教师)他们大多受到了最好的教育,有知识有技术有修养,他们养育孩子比较讲究科学,也不溺爱。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只是想生,但没有去行动。其中只有几个极个别的人,想办法生了二胎。他们为什么要想方设法钻空子生孩子?就因为他们没有权力,无法象某些领导一样,去弄个假证明,就可以光明正大的生第二胎。也无法象富人一样,把票子扔给计划生育部门,就光明正大的生第二胎。他们这群人,没有权力的后门可走,也没有大把的钱可扔,只好出此下策把孩子生下来。
这样的家庭,其实是最应该生育二胎的。我知道这样说大家会骂我,但从孩子的成长环境来看,这样的家庭环境的确是相对来说比较好的。中国财政供养人员包括行政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及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其数量为4000多万人,这是广义公务员的统计方法,其数据里面已经包含了属于事业单位的人员,比如医生教师。即使这部分人全部都生育二胎,也才多生育4000多万个孩子。但这群孩子是在最恰当的环境里成长出来的,也许更容易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我再说明一次,我没有歧视穷人、富人和农民的意思,因为他们早就超生了,他们家里大多都有2个或2个以上的孩子。
只有最可怜的小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严格执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只有一个孩子。请修改政策,允许他们生第二胎吧。
详细内容见我的另一篇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