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9月22日的“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陈光标亲自将自己一部还有三年才报废的奔驰车当众砸毁,并鼓励企业员工骑自行车上班,呼吁企业家朋友“不要买大排量的车,买了尽量少开。”
为响应无车日活动,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在9月16日举行“员工无车日活动”。在活动当日,董事长陈光标为全体员工购置了200多辆自行车,亲自带领员工骑自行车上下班,并骑车走上街头,用实际行动呼吁和宣传“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大力提倡低碳绿色出行”的环保理念。
在活动最后,陈光标还建议:提高油价50%、停车场停车费按每小时10至20元计费、车辆上牌费2.0排量以下10万,2.0排量到3.0排量之间30万,3.0排量到4.0排量之间40万,4.0排量以上收取50到80万上牌费,所得资金用于发展公共交通更上台阶和缩小贫富差距。
陈光标为员工买自行车发放并鼓励大家骑自行车上下班,实在太远可以座公交车、地铁,并以补贴来鼓励大家身体力行,这是值得推广学习的环保行动。但他把还有3年才报废的奔驰车当众砸毁,就显得不怎么环保吧?也许他高调、出格的行为是为了吸引大家的注意,以便让更多人都有环保意识,但这样做并没有真正的环保意义。如果自己的行为并不环保,只是为了引起别人注意,也就没有值大力推广和人人愿意效仿的价值,仅仅能够让人侧目和议论,这不是环保的本意。难道大家为了象他一样显示自己有环保意识,也非得把自己的车都砸了吗?这肯定是不行的,也是不现实的。大多数人没有那个实力砸,即使砸了也不会再引起轰动和围观。
他若真想把环保落实在每个行动中,如果他不想再使用这辆车了,可以作为公司的公务车,再用3年;若公司也不需要,可以无偿捐赠给需要的人或单位使用;或者有偿处理给需要的人,再把钱用来做慈善。又或者他太多钱了,不在乎这一点,那么,可以直接把车开到报废车处理场所去,直接把车给那厂家,这样也等于是把废物垃圾分类处理,能够把有用的拿来再做可回收处理。这些做法都体现了一种环保风格,不至于象他那样,砸得稀烂,弄一地碎玻璃废钢铁,让清洁工打扫都怕伤到手脚,而且人家收这样的废品也很费周折,稍不小心就会被七弯八拐的破铜烂铁弄伤,这就是他所提倡的环保精神吗?
真正的环保意识在于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只要有心,随时随地都可以做到。不浪费一张纸一滴水,能不开车就尽量不开车,能不使用空调就尽量不使用,少买衣服少吃肉,少使用塑料袋……生活中的任何浪费行为和习惯,都可以为了做到一切从环保出发而改变。环保在于从身边任何一件事情做起,并养成习惯,勿以善小而不为。环保不是哗众取宠,不是弄什么噱头吸引眼球,更不是以砸东西为荣。如果大家为了自己出名而做与环保不沾边,甚至背道而驰的事,那还叫什么环保?恐怕只能是活宝、现宝。
另外,他建议提高油价、停车费、车辆上牌费,所得资金用于发展公共交通更上台阶和缩小贫富差距。这也是纸上谈兵,能真正方便执行吗?真要发展公共交通、缩小贫富差距,不应该抠大家的这三种费,而是应该减少中国的公车、公开见不得人的三公经费的使用,能够把这个大头漏洞堵住了,中国老百姓就不穷了。即使有人还穷他也不会抱怨了。如果有大漏洞一直在吞噬国家的财产,再怎么抠老百姓的钱,也补不上他们贪污和铺张浪费的开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