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滥恶俗的各大电视台相亲节目,因为出格的惊人之语、惊人之行动而迅速走红。这些过火的拜金言行,触及了人类道德底线,导致了大众的抵制及广电总局的封杀,目前,广电总局已下发了针对某些婚恋交友节目和情感故事的通知,将对这类节目进行整治。
我从不看这类哗众取宠的节目,听大家说的沸沸扬扬,在网上搜了一些相关热门节目,看后总体感觉这类节目就是个托,托什么?无非名利。
首先,最大的托也是最大的受益者,就是举办该节目的电视台。他们不会白白把这个节目办成公益性质,让大家在台上相到亲,那这个平台岂不成了免费鹊桥?(况且大家也不是来相亲的,而是相名利的。)在金钱社会拜金时代,天下没有这样的好事。他们绞尽脑汁策划这样的节目,其中嘉宾的言行完全由电视台掌控。中国人知道,如果电视台不喜欢某类言行,那么,无论嘉宾说的多么露骨多么反人类,都是白说,他们可以一剪刀下去,删除他的镜头。而事实是,各大电视台的相亲节目,一个比一个更疯狂。为什么?因为这些疯狂是电视台背后导演的。电视节目办到今天,大家都黔驴技穷,找不到怎样吸引观众的眼球。那他们就破釜沉舟赌一把,把丑恶进行到底,让女嘉宾说点惊人的狂言,什么“非钱勿扰”、“宁愿在宝马里哭,也不愿意在自行车里笑。”甚至把衣服一脱到底等等丑剧一一上演。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提高收视率。也就是说,让观众痛恨的拜金女、艳照女嘉宾,只是电视台这个大托请来的一个小摆设、小道具,如董卿之于刘谦一样而已。
电视台炮制的惊人之语,引起了观众的注意,所以节目火暴,收视率高。这样做节目,也许一时收视率高是事实,但长期走下去是不可能的。它没有品质品位,根本不是个东西,好象个想引人注目的孩子,搞了个大大的成功的恶作剧,引起了旁人的注意,这注意只会是暂时的,怎么会长久呢?观众的素质不可能这么低。
其次的受益者是那些女嘉宾、小托儿。她们很配合台里的安排,即使她们并不赞同这观点,但愿意对着观众亲口说出这些观点,好让另外的嘉宾来骂他们,这一骂,就把节目和人都炒红了,多简单的炒作方式。而且最重要的是,她们本来就不是来相亲的,调查显示,她们有自己的男友甚至丈夫,她们只是想上节目出名。她们觉得说了这些话让大家唾骂没什么,从此大红大紫才是最重要的。一句话的事儿,就能让人出名,多轻松。
我不敢确定她们是否信奉她们说的观念,但我能确定她们想借此出名。她们如果不想说有违自己心意的话,完全可以不说,拒绝配合。当然拒绝的结果是失去露脸机会不能出名。她们愿意说违心的话,至少说明她们愿意做这个托,为电视台换来收视率,也为自己挣来名气。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人愿意做的事,必有一定的目的和好处。
当然,这么低俗的节目能够迅速窜红,不仅仅是电视台和女嘉宾就能够托得起来的,它从侧面证明,当前社会,我们的富人能够在任何人、任何领域横行,我们的穷人越来越寸步难行,否则,拜金有什么必要?正是这一现实状况的严峻,才让这类狂言象个火山口,从广大民众心中喷涌而出,在他们心里产生强烈的共鸣和认同。因为我们长期听惯了八股文式的谎言,这类最丑的真话如当头一棒直击人心,代言了大家想说又不敢说的话,也算一点小小的进步。现实是如此真实的丑陋,如不改善这种状况,堵死了人类靠努力正大光明进步的阶梯,人们只能选择拜金或拜官,正路不通只能走邪路,难道要让人走天路吗?因此,让社会轨道回到最大的公平正义上面比什么都重要,也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只有这样,各种小丑鬼魅魍魉才没有蹦达的市场。
(从广义上说,我们的N个部门都是XX的托,群众天天被这样那样的托严肃庄严的忽悠着洗脑,相亲节目和他们比,又是小托了,小巫见大巫。这类节目只是娱乐了大家的眼睛一下,没有娱乐大家的头脑,大家可以一笑而过,不必当真。
因为,在这个托时代,出不了托尔斯泰、铁托、布托,就只能出无数的托儿。)这段话算是画蛇添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