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关于球杆的12个迷思之三—一杆头角度越小打得越远?
标签:
球杆的12个迷思 |
分类: 球具资讯 |

这本书出自2006年,作者是鼎鼎大名的汤姆-卫绅。假如你不知道他的话,这位大师是世界上关于量身定做最有经验的人之一,他写过的关于量身定做的书籍是行业的标杆和范本,他提供的科研材料对于球杆的设计和制作都有深远的影响。
他写的《追寻完美球杆》被很多人誉为经典中的经典,而《关于球杆的12个迷思》是精华简化版的一些球具知识,没事看一看能对我们关于球杆的认识提高一个档次。
虽然我知道已经有翻译版的《关于球杆的12个迷思》,不过Jason自己还是坚持去看了看原版,带上一点自己的认识,自给自足翻译给大家看看。
前面的章节:

【第三个迷思:杆头角度越小打得越远】
假如你是约翰-达利(译者注:上一个时代的巴巴-沃森类型选手)这种选手,这个说法确实没错。对于大部分普通选手来说,可能角度大一些反而打得远。让我们详细解释一下:
大家小时候想必都玩过花园或者草地上喷水的软管子。假如有人把水关小1/3,你能感觉到你手里管子喷水的压力变小,喷的距离变短。你这时候本能的反应是什么呢?你会抬高管子的角度,让他维持喷射的距离。
一号木也是类似的。
假如你的杆头速度很快,你需要一个小一点的角度来达到最远距离。假如你的挥速较慢,你则需要高一点的角度来达到最远距离。你在很慢的挥速下,很难用低角度的杆达到最大化的距离,这就好像你把水压调小了又把喷水管的角度降低。
以下是从60-110mph挥速的选手,使用不同角度的一号木距离测试。在你的攻角是(+2.5度)当你的起飞角变高的时候,距离也会变远。直到当你使用13度以上,距离才逐渐缩短。如果你的攻角是0度或者负角度(这表示你向下击打一号木),你可能需要更高的角度来最大化你的飞行距离。不知道怎么检测你的攻角?找一个有雷达设备的工坊去测试看看就知道(例如高烧工坊)。

备注:为达到最远距离,不论是初学者还是高手都需要找到自己最合适的杆头角度来配合自己的挥杆,这是最好的,维持最佳起飞角度的方法。
表格里面的所有攻角都是+2.5度,这表示杆头在击球瞬间前后是自下向上移动2.5度左右的角度。
那么你的挥杆速度大概能有多快呢?唯一测量的办法就是找到一个专业的球具工坊,但以下是我们经验得到的数字:
女士平均挥速:65mph
男士平均挥速:85mph
女子职业挥速:97mph
男子职业挥速:110mph
男子长打王选手挥速:135-155mph
你仍然想用9度或10度的一号木吗?为了达到最远的距离,你可能需要大概100mph左右的挥速才够。对于我们其他的选手来说,恐怕11,12,13度才合适。对于女士和老年选手来说,甚至可能14度的起飞角才能达到最远距离。
【以上译完】
以下Jason自己开始唠叨:
有些朋友可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但是根据汤姆-卫绅本人的研究,针对当时的客户群体和球杆,这个数字和参数是比较合适的。
不过个人认为有两点与当时的变化:
第一,现在的一号木杆头,实际角度普遍比标记角度要大。一颗Taylormade
9.5度杆头完全有可能是11度的杆头。10.5度完全有可能是13度的杆头。因此实际上现在大部分人在打的杆头角度就已经是一个比较大的杆头角度了。
第二,现在使用的杆身和原先不同。我个人感觉以上面表格的情况看来,我们的实际起飞角远比表格上的大,例如图上100挥速的使用10度达到12.1的起飞角,但我见到的大部分情况100挥速的使用10度就都已经达到14,15度了。当然这和攻角和杆头实际角度有关,但也反映了杆身与之前的不同。
第三,表格标识的距离是Carry
Distance,也就是飞行距离,但是有很多时候我们发现球低了以后滚得很远。因此有时候也未必总距离就比飞得远的要近。
其实杆头角度的调配,实际上是为最终的起飞角服务的,我给客人搭配球杆的时候也只是关注的最终的起飞角是否能达到标准,而不是杆头的9度或者10度,来最大化距离。甚至对一些选手来说可能8度的杆头才能达到最理想的起飞角,那么即使挥速不够快可能也更加合适。
以上全部写完,假如你有什么问题欢迎咨询微信号jasontp,或者公司座机010-82815115,谢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