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禅  秘境——让禅融入自然

(2012-03-06 14:10:19)
标签:

悟妙法师

秘境

让禅融入自然

悟妙法师摄影

海南

呀诺达

热带雨林

文化

分类: 妙文分享

                   禅 <wbr> <wbr>秘境——让禅融入自然

   禅  秘境 

 

禅  秘境

          ——让禅融入自然

最近一直在海南禅修,拍了一些禅观图,

特别配上东杜法王仁波切的禅观心要,

此禅修法要可以疗愈现代繁忙焦躁的人们身心疾苦,

让禅修融入生活……

分享给大家,顺祝喜乐圆满!(悟妙法师  辑文)



禅 <wbr> <wbr>秘境——让禅融入自然  静谧

 

以大自然的能量来治疗

 

观想大自然五大的正面品质,

不管是树木、花朵或海洋,

都是一种自然的治疗。

 


禅 <wbr> <wbr>秘境——让禅融入自然   空 

 

精神觉醒的真正来源和最终目标是在心中,

不在自然界。

不过,大自然可以给予我们很大的安慰。

对大自然的欣赏,让我们可以立即而直接地走出自我和所关心的事务。

任何人都轻易就可以向大自然开放。

我们只需要打开眼睛和感觉,

自然界的美丽就可以带领我们更接近我们的真我。

当觉察一旦开放了,

我们就被带到心的真性。

 

 


禅 <wbr> <wbr>秘境——让禅融入自然

寂静 

 

我们觉察到大自然的抚慰力量。

吹过树林和山谷的风彷若音乐,河川兀自唱着自己的歌。

即使是全然的寂静,也像是一种音乐。

从高山庄严、父亲般的力量,

日月的无私光芒,或海洋的广阔,

我们获取到生命力和温馨。

即使是住在拥挤的城市或市郊,

大自然依然呈现在人行道的落叶上,或雨后篱笆的湿润。

不管我们身在何处,

头顶上都是带着如母亲般无尽包容的开放性的虚空。

 



禅 <wbr> <wbr>秘境——让禅融入自然   水利万物

 

当然,我们根本不需要把大自然比作什么。

大自然能够抚慰、温暖我们,但终究它是超越隐喻和概念的。

我们用文字来描述它,

但最纯净的大自然经验只是去觉察它的真面目。

大自然没有界限、标签、压力或紧张。

以开放的方式享受大自然,

只要我们毫不矫饰地觉察,

就可以软化分别心和执着心的壁垒。




禅 <wbr> <wbr>秘境——让禅融入自然

                 云石

 

在大自然的广袤之中,

有时我们也许会觉得孤独或寂凉。

这只是我们的小“我”受到点醒而已。

我们不必因此而忧虑,反而要温和地对待我们的感觉。

实际上,我们可以因这种寂凉而感到欢喜。

如果我们在自己的孤寂中放松,

可以是一种觉醒。

大自然以许多方式帮助我们解除我执。

 



禅 <wbr> <wbr>秘境——让禅融入自然   那个梦中

 

依据佛教,包括我们身体在内的物理世界,

都是由地、水、火、风、空五大所构成的,

观想大自然界五大正面品质,

不管是树木、花朵或海洋,

都是一种自然的治疗。

 

 

 


禅 <wbr> <wbr>秘境——让禅融入自然

 

 

大地庄严地接纳一切,

不管好坏、强弱。

大地为一切而存在,不管荣枯。

大地是安详的,

不管太阳照耀或暴风肆虐,日夜都不曾改变。

它是我们坚实的基础——我们的家。

 

 


禅 <wbr> <wbr>秘境——让禅融入自然               聆听

 

以关怀和尊敬,端坐或平躺在泥土、砂子或岩石上。

以你的手或脚接触它。感觉它的坚实、力量和庄严。

借着观想和感觉它的强壮、稳定性质,你的心当下就承接了这些品质。

 


禅 <wbr> <wbr>秘境——让禅融入自然                空尘

 

想像在你体内让你忧虑、不安和无力的不健康能量都被清除了。

与大地的力量结合为一。

感谢这种治疗能量,感谢大地对我们的接纳和恩施。

 

 


禅 <wbr> <wbr>秘境——让禅融入自然    无人

 

 

任何人的心

如果是变幻不定、爱做梦、浮动或虚弱的,

或者缺乏常识、专注、纪律或稳固,

那么专注在大地强壮和坚实的本性上,

将会有所帮助。

 

 


禅 <wbr> <wbr>秘境——让禅融入自然

 

 

观想水的性质——宁静、清凉、涤净、结合、和谐。

充分感受河川的水流,

它是当下如一的、强壮的、永远和谐与结合的。

在海边,享受那种浩瀚,

让你的感官浸透令人神情气爽的空气,

以及无止息的海浪声和影像。

观看海浪的游戏,

感觉能量及海浪升起、耸至巅峰、落下之美。

 

 

 


禅 <wbr> <wbr>秘境——让禅融入自然

失落

 

 

在饮水时充分感受止渴的满足。

触摸水时,感觉水的清净。

在洗澡或游泳时,感觉水的抚慰性质。

让你自己感觉似乎你的一切问题正在受到净化和洗涤。

下雨时感觉雨正在抚慰你。感觉似乎雨正在滋养你体内的生命和成长。

 

 



禅 <wbr> <wbr>秘境——让禅融入自然

石在纱的梦中 

 

静静地坐在宁静的湖边或潺潺溪流边,

你的心就可以十分自然地

融入宁静和清明之中。

水的清静可以引发我们的崇敬。

如果你无法到启发你的水边,

只要观想你正坐在此种景色中,

就可以带给你内心安详的感觉。

 



禅 <wbr> <wbr>秘境——让禅融入自然  磐石梦中的蝉衣

 

火有摧毁的力量,但也有生发的力量。

温暖和光让生命得以成长、开花、结果和成熟。

 

 

禅 <wbr> <wbr>秘境——让禅融入自然                石之魂

 

禅修时,必须专注在火的强迫、威力、发光等性质上。

在日常生活中,为太阳的温暖、光辉和遍照的能量而高兴。

想像你生命中的一切负面或死亡的能量和问题已经被治疗或转化或烧毁。

感到你的心和身注满温暖和发光的能量,使你的正面品质得以成熟。

感觉那份温暖,与它和合而为一。

想像全宇宙都注满火的无限能量,为这种治疗力量而喜悦。

 




禅 <wbr> <wbr>秘境——让禅融入自然                 静静地等待

 

 

人们如果缺乏完成目标和全力奉献生命的鼓舞与动机,

则观想火本具的温暖和热将特别有帮助。

 

 


禅 <wbr> <wbr>秘境——让禅融入自然

 

 

风温柔地环绕我们,给予生命和呼吸。

觉察风的各种显现,它的静止和移动,它的改变性。

欢迎强风的力量,仿佛它正在里着你通过天空。

欢迎微风轻拂你的脸和身体,仿佛它正爱心十足地抚摸你的每一个细胞和器官。

专注在你的呼吸上,觉察呼吸的每一个动作,

仿佛宇宙和你已经在安详的连绵呼吸中结合为一。

 

 


禅 <wbr> <wbr>秘境——让禅融入自然  

 

去看和感觉风的惊人性质——全然的轻灵,遍一切处。

想像在治疗风的抚触下,一切负面的能量和问题都已经被吹走,

远离你的身和心,丝毫不留痕迹。

想像你自己注满风的遍一切处的能量和轻灵。

 

 



禅 <wbr> <wbr>秘境——让禅融入自然

 

感觉风的轻灵和移动,

不管在日常生活中或在观想练习中,

都可以振奋缓慢、沉重、迟钝、慵懒、低沈的人们。

不过,任何兴奋、飞转的人,

在使用风的治疗能量时,要注意善巧和平衡。

 

 



 禅 <wbr> <wbr>秘境——让禅融入自然              水之灵 

 

 

空是五大唯一非物理的元素,

观想它的开放性,可以让我们经验到自性的开放。

 



禅 <wbr> <wbr>秘境——让禅融入自然

 

空是虚幻无质的。

空提供空间给其他的一切事物,

包括地、水、火、风四大在内。

 

 


禅 <wbr> <wbr>秘境——让禅融入自然

 

看着深蓝色的天空,感觉它的虚幻无质和不执着。

去看并感觉那种广阔和无限的品质——天空的无边无际。

觉察你肉身的虚空和开放性,超越疑问或诠释,超越时间或空间。

放下你的思想和忧虑,与天空的性质结合为一。

在晴朗的日子里从视野辽阔的地方仰望一时,可以让我们感觉极大的安详。

但只要能撇见天空,就可以给我们安详。

 

凝视夜晚的天空,特别是当万里无云时,也可以提升心的禅定状态。

 

 


禅 <wbr> <wbr>秘境——让禅融入自然忘掉忧愁

 

无边无际的天空,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容下我们的痛苦。

练习把你的一切痛苦、焦虑和执着融入虚空。

相象一切忧虑和负面思想都在那儿消失了,

像雾或云消散得无影无踪。

欣赏任何来到你身上的舒适或安详感觉。

 




禅 <wbr> <wbr>秘境——让禅融入自然何处惹尘埃

 

 

 

对于心而言,

树可以是很大的治疗来源。

佛陀是坐在树荫下,

经验到觉悟的全然开放性。

 


禅 <wbr> <wbr>秘境——让禅融入自然空山无人

 

 

观想树的美丽,

可以轻易地把我们自己与大自然的治疗能量连系起来。

 

 


禅 <wbr> <wbr>秘境——让禅融入自然

 

首先,思虑树的品质:

它的惊人特性,

在我们眼中看来,树日日不变而且长生不老;

它在风中、暴风雨中或太阳下的力量;

它对于冷或热的容忍性;

它在雪中或雨中的美丽;

它的活性。

 

 


禅 <wbr> <wbr>秘境——让禅融入自然

        洗涤

 

以你全部的注意力观想繁茂的绿叶,

或许装饰着些莅蕾、花朵、果实和坚果。

你也可以仔细观看一片叶子或一颗坚果,

欣赏它惊人的美丽的生命力。

 



禅 <wbr> <wbr>秘境——让禅融入自然              本来清净

 

树的根固着在地面。

欣赏树木像山一般的力量和稳定性。

也欣赏树的弹性。

树枝日夜都在风中优雅地摆动,

好像不可思议、无法名状的喜庆舞蹈。

觉察树是多么强壮、美丽和庄严。

这可以让温馨和力量的感觉当下在体内成长。

 

 


禅 <wbr> <wbr>秘境——让禅融入自然              水是石的爱侣

 

你也可以静静地坐在树下或树旁,

或用你的手臂合抱树干,从树吸取治疗能量,

树透过根与大地的力量相连接,

透过枝叶与宇宙的力量相连接。

树干是上面的太阳力量和下面的地球力量之间的活桥梁。

向外伸展的枝丫,代表树的施与受的性质

 

 


禅 <wbr> <wbr>秘境——让禅融入自然              

 

静静请求树木让你经验它本然的能量。

然后,当你温柔地接触树干时,

感觉你正与这种自然能量相连接,感觉你自己的正面能量从你体内升起。

欣赏你经验到的任何治疗能量,为你所拥有和任何正面感觉而喜悦。

在这些感觉中休息,让一切观念和思想融入当下的能量中。

 

把你的欣赏和爱献给树做为回报。

 

 

 

 


禅 <wbr> <wbr>秘境——让禅融入自然  叶轻轻落在石的梦中

 

 

依据本练习的原则,你要以从大自然中的一切万物吸取治疗能量。

当我们放松地观想世界时,必须欣赏大自然万物的力量和无限性,

但不要尝试去执着或捕捉。

 

 


禅 <wbr> <wbr>秘境——让禅融入自然              石床

 

日常生活的治疗

 

不要把禅修和生活区隔开来,而要把它们融合在一起。

 

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就是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步都转变成治疗练习。

不要把禅修和生活区隔开来,要把它们融合在一起。

借着把空阔的觉察带进你所做的一切,平静、清晰和喜悦就有开花的机会。

如果我们能够发展正确的习惯,一切都可以具有疗效。

因此,我们必须持续尝试发展看、思、做的正确方法。

 

 


禅 <wbr> <wbr>秘境——让禅融入自然               石床

 

正念是转化我们日常生活的关键。

放下忧虑和习惯性的憎恶,只需与你的活动之流合一。

不管你是以智慧思考或以身体行动,都要培养放松和开放的心情。

当你行住坐卧,都要全神贯注。

当你看着桌子或图书时,聆听音乐或别人的话语时,全神贯注在看或听上。

 

不管你正在做什么,都要融入其中。

这可以为你带来开放和觉察,并放松我执。

 


禅 <wbr> <wbr>秘境——让禅融入自然石床

以热情精神进行你的生活。

日历上注明为假期的日子只有少数几天,

但我们不必等到假期来临才感觉喜悦和快乐。

即使在问题或挑战来临时,

开放的态度将引导我们安然度过。

 



禅 <wbr> <wbr>秘境——让禅融入自然                  清明

 

一位伟大的上师曾经开示

如何借着观想圣人而统合生命中的一切,

做为我们的力量来源:

 

端坐时,观想独尊仁慈的上师

就在你的顶轮,

并且再三接受他和加持(光)。

这可以把你的心和上师的开悟心结合在一起。

当你在进行日常活动时,

把一切出现的形象都看成上师的形象。

把一切声音都当成他话语的旋律,

把你的一切善恶思想都看成他的智慧心。

这是转现象界为上师德行的教法。

饮食时观想上师就在你的喉咙,

供养他事物和饮水的甘露。

如此,食物和饮水将不会在你身上造成污染,

反而被转成神圣的庆祝。

睡眠时,观想他就在你心中。

他身体的光照亮全世界和一切众生。

把全世界和一切众生转化成光。

然后融入你自己。

这时转睡眠和梦为光明定的教法。

当你即将往生(死)时,

不要陷入太多的忧虑,

观想你自己的觉察与上师的菩提心结合为一。

 

 

 


禅 <wbr> <wbr>秘境——让禅融入自然              石之爱

 

睡醒

 

睡醒可以是极具温馨和安详的时刻。

睡觉时,身和心自然地居处在一起,

早晨则是觉察的来临。

不要跳入白天例行事务的混乱中,

花些时间来经验身和心的统一。

安住于放松和开放的感觉中。

 


禅 <wbr> <wbr>秘境——让禅融入自然

         等待梦醒

 

 

做一、二个放松的深呼吸,

放下可能在一夜之间所累积的紧张或染污。

花几分钟融入你的身体和感觉。

享受全身从头到脚自己心的温馨。

以不带任何局限的方式,尽管去开放。

感觉温馨的开放的感觉,与它融合为一。

 



禅 <wbr> <wbr>秘境——让禅融入自然   归乡

 

种心与身的取向,可以很单纯地成为当天其他时间的基础。

当你早晨起床时,可以想:

“我要正念分明地使用这种觉醒和能量,做为今天活动的基础。”

然后,在一天当中,

随时回想你波浪底下的宁静和能量。

 

 


禅 <wbr> <wbr>秘境——让禅融入自然轮回

即使你在醒来时感觉到某种情绪性的疼痛,

觉察的来临就代表治疗的良机。

如果你在一天开始时觉得焦虑,就温和地把自己融入活动之中,

心情将会有所改变,

或者你可以使用一种治疗练习来清除阻塞的能量。

 

 

禅 <wbr> <wbr>秘境——让禅融入自然

 

 

当你醒来时,

你可以想像你正从睡眠的无明中清醒,

对安详、喜悦、光和觉醒的智慧打开你的心眼。

你可以希望一切众生都如此。

 

 

 


禅 <wbr> <wbr>秘境——让禅融入自然

 

 

 

一旦醒过来,就很难不想到我们一般的、立即的世俗忧虑、欲望和情绪。

不过,如果我们回到空阔的感觉,

不去执着这些情绪或随着我们的心在风中乱舞,

就可以逐渐培养出醒来的当下

就有这种态度的习惯。

 



禅 <wbr> <wbr>秘境——让禅融入自然孤寂

 

各种佛教训练都鼓励这种态度。

其中一个训练是想象早上你是从无明的睡眠中,

被觉者的愉快声音或他们诸如手鼓之类的乐器声所唤醒。

另一个是从你的力量来源接受加持。

 


禅 <wbr> <wbr>秘境——让禅融入自然              坠落的梦

 

接受加持

 

 

晚上睡觉之前,

观想力量的来源就在你的心轮或上面,

当你睡觉时,它会射出加持光。

在你醒来时,感觉力量的来源早已出现在你的上方。

或者观想它通过你的身体上升,

然后端坐在你的顶轮上,

当你的引导和保护者。

享受这种现临的温馨的力量。

与全宇宙分享你的感觉,

把安详和喜悦随着你带入当天。

 

 


禅 <wbr> <wbr>秘境——让禅融入自然

洗涤和清洁

 

当你在洗脸、刷牙或洗澡时,

想像一切疾病、烦恼和紧张的污垢

全被清静水洗掉了,

你的整个生命闪耀着治疗光。

 



禅 <wbr> <wbr>秘境——让禅融入自然  

 

当你觉得紧张时,可以把杂事当治疗使用,

当你在清扫房间、洗衣服或倒垃圾时,

想象你的情绪、心理或身体污垢

也正在被清洁或除掉,

如同灰尘和垃圾一般。

 

 



禅 <wbr> <wbr>秘境——让禅融入自然

 

 

呼吸

 

 

呼吸是维系生命的线,

是每一个众生时时刻刻都依赖的亲密生命力。

如果我们能够将呼吸转变为精神治疗的支持,

我们的训练可渗透到生命的每一部分。

 



禅 <wbr> <wbr>秘境——让禅融入自然

 

做几个缓慢的深呼吸,借以解除忧虑或负面情绪。

当你觉得紧张或承受压力时,让你的呼吸完全放松。

为任何正面的感觉而高兴,

即使是最微小的心情改变或开放感。

 

希望一切众生都能经验到安详地解脱痛苦。

 



禅 <wbr> <wbr>秘境——让禅融入自然

一整天随时觉察呼吸,

可以把我们带回自己的家。

在做身体运动时,你可以配合身体动作自由地呼吸,

并享受解脱感和呼吸能量,

因而扩大心理和身体的利益。

 

 


禅 <wbr> <wbr>秘境——让禅融入自然

 

饮食

 

在一大早,喝一杯热水是有益健康的。

它可以洗净消化系统,扩张组织,促进血液和气的循环。

享受美好而健康的食物,饮用适量的水分,是很重要的。

吃饭绝对不是为了满足情绪的欲望,而是为了配合实际的身体需要。

把你所吃的食物看成是维持和滋养生命的工具,

以了了分明每一个味道来享受它。

尝试觉察每一次喝的汤和每一口吃的饭,

在意识上随着食物地体内移动,尽你所能越久越好。

感觉食物和饮水不只是在满足你的饥渴,还产生身和心的健康。

 

希望一切众生都有相同的享受。

欣赏和感谢每一次啜饮和咀嚼的快乐。

 


禅 <wbr> <wbr>秘境——让禅融入自然

 

许多佛教训练都把食物当成治疗的工具。

譬如,想象发自力量来源的加持光

把食物转化成治疗甘露。

然后,

把它当做给予你喜悦力量的加持物来享受。

 


禅 <wbr> <wbr>秘境——让禅融入自然石骸

 

 

或者当你享受食物,如此思维:

“这些食物正在给予我力量,

以增强我自己的生命和服务别人。”

 


禅 <wbr> <wbr>秘境——让禅融入自然

 

或者把食物想成清静美妙的礼物,

把它供养给力量的来源。

观想力量的来源高兴地接受了供养,

并对食物加持以回报你。

然后,带着觉察食物的加持来享受食物。

 

这种训练结合了恭敬和布施、正见。

 

 


禅 <wbr> <wbr>秘境——让禅融入自然

 

或者,以正见观想你自己

示现为圣人或甚至数百位圣人。

把食物当做加持贡品、智慧的方便来享受,

将带来安详和快乐的证悟。

 


禅 <wbr> <wbr>秘境——让禅融入自然

行走

 

 

走路是最简单和最平常的人类动作,

可以是纯粹的喜悦。

不管是悠闲地散步或大步地迈向目的地,

轻松和欣赏的态度

可以将走路变成

具有正念和治疗智慧的训练。




禅 <wbr> <wbr>秘境——让禅融入自然


走路尽管自然,

把全部觉察带入其中或其他任何动作,都可以是修行。

一开始也许很难觉察走路是一种连续之流,

其中有许多个别的移动和层面各自发生。

一开始,选择明显的层面,诸如每一步的移动,将专注集中在那上面。

当正念发展起来时,对你周围环境的加持能量开放,

诸如:大地、风、声音、气味和景色。

 

为身心之间天衣无缝的相互作用而高兴,

然后走路、走路、走路。

 


禅 <wbr> <wbr>秘境——让禅融入自然

 

在许多走路练习之中,

你也许可以观想力量的来源就在你右肩上方,

想像行走带着你围绕力量来源的安详影像,

这是对它礼敬的表示。

 


禅 <wbr> <wbr>秘境——让禅融入自然

 

走进房子、建筑物或市镇时,

你要以礼敬里面的一切众生,如此思维:

“我正进入苦难众生的世界,以便帮助他们。”

或“我正进入诸佛的净土。”

离开任何地方时,你可以思维:

“我正带领众生离开痛苦。”

或“感谢有机会看见这些本是佛的众生。”

 

 


禅 <wbr> <wbr>秘境——让禅融入自然               梦乡

 

 

坐和站

 

坐是禅修的主要身体姿势,

让心可以在干扰最少的情况下放松和发展。

当你不禅修时,以良好和舒服的姿势可以鼓舞日常的正念。

你也可以觉察到你正稳稳坐着,

因而产生踏实、稳定的心态。

当站着时,以优美、放松的姿势开放你的身体,

仿佛你的顶轮有一根线正把你往上拉,

正确地拉直你的脊椎。

这有减轻疲劳的实际效益,也让你在跟别人沟通时可以比较开放。

如果你在超级市场或公车站必须排队等候时,尝试开放你的姿势。

不要感到无聊或不满,开放你的姿势,

可以帮助你享受你在等待时当下所呈现的宝贵生命,并且对之开放。

 


禅 <wbr> <wbr>秘境——让禅融入自然 无人 

 

 

工作

 

工作占据我们醒着的大部分时间。

人小到大,我们年复一年地用功读书。

然后,我们忙于开拓生涯和营生。

最后,我们退休,努力工作只为了生存,

让身和心协调,排遣老年的无聊和孤单。

在世俗生活中,除了工作和睡觉,

就没有多少时间做其他的事了。

如果我们能够把工作当成治疗的工具,

就可以转化我们的生活为情绪和精神的金矿。

只要我们在工作所呈现的每一个情境里,

培养出自身的安详中心,就可以达到这个目的。

不管做什么——办公室的工作、整理庭园、做木工、油漆或写作

——我们都可以利用工作来表达我们安详的内在本性。

尝试去发现你自然就会有兴趣的工作,

但也要试着对你所做的工作发生兴趣。

 



禅 <wbr> <wbr>秘境——让禅融入自然

 

当工作顺利时,正念地享受和庆祝它。

当你感到无聊和沮丧时,

也可以把宁静和正念带到这上面。

把一切工作都看成是可喜的,

或者至少要在工作上发现若干可爱之处。

欣赏你接触到的人,对你正在解决的问题感到高兴和满足。

尝试把工作上的挣扎看成是正面的挑战,

把负面的经验看成是忍辱和放下的练习。

如果我们觉得被某一个情境困住了,

可以告诉自己:“没有其他的地方我该去,我就是喜欢这里。”

以信心这么说,可以打开我们的开阔性。

 

 


禅 <wbr> <wbr>秘境——让禅融入自然  

慈悲之类的态度,

或观想光之类的修行方法,都不是空洞的理论。

我们可以把它们带进工作之中。

特别是早晨醒来时,或接受加持时所经验到的开放态度,

都可以做为支撑我们整日工作的基础。

 

 

由于开放,

每一个情境都可以融入精神经验之中,

就像雪花落入大海一般。



(以上 【禅 秘境——让禅融入自然】由悟妙法师  摄于海南呀诺达热带雨林  禅观中 )感恩分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