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是一个业余记者,平时都靠自己拉业务,属于那种自己养活自己的性质。
老刘最擅长的是写报告文学,年轻时也曾是一个文学青年,诗歌啥的都写过。奈何为了生活,不得不就靠给那些所谓的企业家们歌功颂德赚点稿费,久而久之,除了报告文学,别的就都丢下了。
前年,天赶地凑的老刘坐上了作协主席的位子,即便是一个县级作协,对老刘来说也是很光荣的事情,因为有了这个头衔,对他拉活来说是很有益的。
虽然是县作协,会员当中也有不少经常在外边发稿子的,有几个小说写的还挺不错。老刘从来没有在外边发过稿子,他出的两本书,那都是自费出的,内容全是报告文学,不过是为了出去拉活好拉,给自己脸上贴金罢了。
自打当上作协主席,老刘感觉自己很有压力,无论如何,自己也得在外边发几篇稿子,还得是正规报刊,这样再面对那些会员,才有说服力,可要怎样才能发表呢?
老刘先是问了几个经常在外边发稿的会员,他们给了老刘一些投稿邮箱,可老刘投出去以后,却犹如石沉大海。
老刘愁的头发又白了几根,每当听说哪个会员又发了新稿子,他就感觉自己脸上火辣辣的。
终于有一次,老刘听说有一些杂志,只要付版面费就能发表,哪怕你写的不够好,人家编辑也会给你修改到能发表的标准。
老刘很高兴,连忙联系到杂志社,确认过信息以后,他又想自己作为一个作协主席,不能再自己花钱,对了,可以联系一些会员先订他们杂志,再给他们说版面费,现在不都流行“三人同行,一人免单”吗?订的人多了,总得给自己这联系人免单吧?
老刘把自己的意愿给杂志社说了,对方满口答应。就这样,老刘利用自己主席的身份,一下子给杂志社收了二十多人的订杂志钱,其中有七八个还付了版面费,还有几个当了杂志社的会员。
很快,老刘的“大作”就在杂志上发表了。紧接着,付过版面费的会员,陆陆续续都在那个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作品”。好几个会员还是在一期发的。老刘不停地在作协群里报喜,有不明真相的会员很奇怪,怎么他们这些人都固定在一本杂志上发稿子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