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和古今艺扬华韵

标签:
大连瓦房店调律师单江波梁迎春文化音乐 |
分类: 老狼散文 |
—艺师单江波的谦和情怀
文/梁迎春
谦者,众善之基。
他是一个普通人,为人谦逊厚道,态度和蔼诚恳,在谦卑中经营着自己的人生和事业。
单江波的谦和情怀,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年已六旬的他,收藏了千余件中外老乐器,修复调律拨动古老的音弦,精心传授乐理乐器知识,以不自盈大的态度,谦和古今的艺匠精神,在矛盾与觉醒中,感悟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传递的思想情感,藉以传承弘扬音乐文化的道德品质,逐渐在音乐的世界里成长。
一晃我女儿长大了,我比时间流逝衰老得快。2023年2月13日,我出诊得利寺小屯村,半路中接到作家刘胜斌先生的邀请,一起去拜访德高望重的赵长生老师。在风景秀丽的得利寺山城脚下,年逾八旬的赵老师家中,我见到了谦琴行的经营者单江波。
初春的风,妩媚多情。经历了三年疫情阴霾后,华太购物广场的人流渐渐多了起来,人们脸上洋溢着笑容。三楼下电梯,一眼就能看到左边的谦琴行,右边的谦琴行古玩店。左边的时尚超前,右边的古朴典雅,迥异不同的风格,反差强烈,似乎要颠覆我这个门外汉对音乐的认知。看到我们的到来,单江波热情迎接握手,简单的寒暄过后,聊起了音乐的话题。
儿时学东西铭记于心,美妙的旋律总是在脑海里想起。单江波的父亲在音乐方面很灵,很多乐器无师自通。单江波小时候就受父亲的影响。父亲给他买过一把凤凰琴,是他最早的启蒙乐器。80年代末,单江波在瓦轴职工大学成立电子琴教室,那时候学会了电子琴,经常弹奏《绿袖子》,好旋律总是能打开我们的心结。
通常从瓦房店轴承厂出来的工人,走到哪里都精心敬业,不少企业老板都愿意聘用。90年代下岗时,单江波从事过多种工作,在一次搬运钢琴的过程中,发现这台钢琴有开裂破损,心中顿生怜惜之情,萌发了修补乐器的想法,就此与乐器修复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个过程,可谓是千辛万苦,包含了无数的虚心请教、废寝忘食、忘我投入。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使单江波由“爱琴”之人,升级为“懂琴”之人,得到了收藏乐器人士的认可,经常有同行找他交换、鉴别、修复等;同时也得到当地音乐名家、流行歌手、音乐爱好者的信任,经常有找他修复调律的,辐射范围已超出辽南地区。
天地万物都有生命,每一件老乐器都有自己的故事。老乐器既有年代感,又能观赏,还有纪念意义。修复如初,弹奏出音符,如同身临其境。前几天,单江波收了一个老低音大胡,用三个晚上修好了,用红木做的底座,自己感觉低调拉风,这样还能放100年。一把老吉他,断断续续得修好几天,吉他断头修起来很费劲,后期擦色上漆还好说,调手感得功夫,弦距得合适。
而有的地方老乐器,由于当年制作材料的价格低廉,再加上欢喜弹奏的人减少,收上来大多破损严重,零部件缺失。单江波说,“因为喜欢,不计成本!”有的部件无法淘弄到,也没有适合的工具,只能自己做几把小刀具,一点点的手工削刻。修复的过程很有趣,修复好弹奏出音符,不但能领悟到古代匠师的智慧,更能感受到艺术家的风采。
笔者认为:单江波修复老乐器,做这个事情很有意义。一件乐器的修复,实际上是保护了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还原了一个时代的印记,见证了这件乐器所在时代的文化风貌。这种非物质文化的匠心传承,是值得弘扬的,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
采访中看到,在文谦教育培训学校的教室里,教学用的现代钢琴旁边,总有古琴相伴。这是想给孩子传递什么理念?古色古香中,体验经典、质朴、高雅、尊贵、快节奏……,这些会矛盾吗,如何交融贯通?单江波说,“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并不冲突,秉承传统音乐的精神,反而能创作出时代新声。孩子们弹奏古乐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会有心得体会。”
所行不得,反求诸己。让孩子学琴很难,让孩子快乐学琴更难,这需要一颗强大的心,来和孩子一起进步。老师和家长不能急躁,急于求成。很多古琴爱好者把琴买回家,总是不得法,不知道怎么去学习,那就从练指法开始,不出半年技艺就会提升。
众所周知,声乐培训学校举步维艰。文谦教育能够坚持下去不容易,为了维护文谦教育的各种费用,单江波有时带病出去修补调律。疫情期间更是难上加难,单江波忍痛转让一些私人藏品。
师者匠心,止于至善。单江波真挚的谦和情怀,拨动了古人与现代人的心弦,在音乐界谱写了一曲文化新韵。
2023.02.24.
前一篇:赤胆忠心赵崇良
后一篇:辽南老酒见闻录(14)干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