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作家老狼
作家老狼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4,389
  • 关注人气:39,62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瘦渣肉

(2017-01-13 14:18:20)
标签:

大连作家

历史文化

辽宁梁迎春

生活健康

分类: 老狼散文
     瘦渣肉

  文/梁迎春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去市场买菜都不知道买什么好。尤其像我这样喜欢吃肉的人,在卖肉的摊位前转来转去,不买还馋,想买吧,不如以前的猪肉好吃。于是,经常感叹儿时吃的肉香,尤其是那一盘香味四溢,清脆滑爽的瘦渣肉,至今让我魂牵梦绕。
  最早知道瘦渣肉一词,还是小时候听奶奶说的,并且我们家每年春节二十九晚上都烀痩渣肉,已经成为了几代人不变的习俗。
  在我们辽南农村,很多家庭过年都烀痩渣肉。这个习俗能够流传下来,其中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杀完猪,留着过年食用的猪肘子,在二十九这天取出来,用来切炒菜的肉片,肉丁,剁饺子馅等。猪肘子上的肉剔下来了,余下的骨头,二十九晚上开始烀。“痩渣肉”一词最早的渊源,应该就是骨头剔下的肉渣,老辈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那时生活物资匮乏,就靠过年杀的那头年猪,维持着全家一年的吃油,吃肉。杀年猪除了当天宴请以外,留下一个猪肘子准备过年,其余的都封入坛子里腌咸肉,以备夏天时食用。平常日子里很少能吃上新鲜的猪肉,那个准备过年的猪肘子,小心翼翼地存放着,不舍得吃。
  而二十九这天就不同了,因为明天就是年三十,猪肘子上的肉已经切下来,骨头自然不能存放到年后,二十九晚上烀痩渣肉,显然有其一定的道理。
  记得,每年到了二十九这天,父亲总是叮嘱母亲,给骨头上多留点肉,别剔的那么干净。而母亲在我们村是出了名的勤俭持家,平时不舍得花钱,一整年也不往家买一次肉。可是这一天,母亲确是格外大方,手中的剔骨刀,好像有分寸,顺利地把肉剔下来,骨头上的肉足足有一指厚。
  我们兄妹三人在旁边看着,骨头上留这么厚的肉,真是太好了。幼小的我们高兴过后,心里隐约感觉到,我们家的生活条件已经逐渐改善。因为奶奶在世的时候,大家族吃伙食饭,奶奶给骨头上留很少的肉,那才是真正的剔骨肉,剔下的肉渣,小孩子也吃不到,留着给长辈们吃。
  等到分家自己过,生活条件才有所改善,从母亲的大方就能看出来。母亲先把骨头,放入大锅里焯一下,然后用清水洗净,再放入大锅里煮,放上酱油、姜片、葱段,花椒、大料等调料。父亲在灶台下负责烧火,风箱拉得吱吱响,火苗呼呼地舔着锅底,锅里瞬间冒上热气,母亲就势把木头锅盖盖上。
  烀痩渣肉的时间,最少也有三小时,依稀记得每年母亲揭开锅盖,已是落幕时分。那时我们兄妹三人,没一个跑出去玩的,都迷恋着痩渣肉香,等着出锅品尝。母亲倒是不慌不忙,把骨头捞出来,稍凉片刻,才拿到菜板上剔肉。而这时,父亲已经将米饭做好,蒜酱已经端饭桌了。等母亲把痩渣肉端上来,开始吃饭。浓浓的肉香,甜甜的饭香,我们吃得津津有味,回味无穷。
  现今的生活,肉类菜已经是家常菜,不是什么珍贵的食物了。我想,可能是吃的平常,味道就显得淡了,就算是美味佳肴、山珍海味,也抵不过当年的一盘瘦渣肉味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