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峭的山峰

标签:
文化老狼杂文辽宁梁迎春 |
分类: 老狼杂文 |
——读侯德云的《那时候我们长尾巴》
手捧本市知名作家侯德云最新出版的《那时候我们长尾巴》,我的心情很激动。这是一本找回记忆,折射历史,感悟人生、透视文学的好书。
《那时候我们长尾巴》由大连出版社出版发行,意在展示大连文学的精品。这本书共分为《叙事》、《读书》、《说古》、《论今》四部分。翻开扉页,既看到作者的一段话:“近来,我的语言观,有了很大改变,开始崇尚峻笔,峻笔的原意是山峰,引申为陡峭。在我眼里这是一道风景。峻笔按词典解释,是高超、遒劲的文笔。也还是一道风景。是文字里,陡峭的山峰。”作者很谦虚,说自己不是已经达到这样高的境界,是正往高处,往山上攀。这可真的是一道风景,是思想上的高峰。
在第一部分《叙事》中,作者以朴实的文笔,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恍惚间回到了纯真年代,《露天电影》、《贴年画》、《杀年猪的日子》等等。诸多篇短小精悍的文章,展现出童年的无限追忆,浓浓的家乡眷恋之感,对父老乡亲无限爱恋之情。特别是《一条三八线》,走过那个时代的人,应该都不会忘记吧,懵懂的感觉,羞涩的记忆。作者借用老师的一句话“思想长毛”,涵盖了“三八线”所有的拘谨,真是巧夺天工。
在第二部分《读书》中,《我的文学观》可见一斑:“对文学的未来有三种必然性,一是画地为牢,抱残守缺,就这么混下去,让文学式微变得更加式微。二是屈服于或者满足于市场化、娱乐化,最终导致娱乐至死,沦为充满感官刺激,本能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三是打开视野,倡导大文学观念,跨文体,摸爬滚打,浑身沾满现实的泥土,或许才有可能成为文化市场领域的一位彪形大汉。”而作者想做彪形大汉。接着从鲁迅、梁实秋到孙犁,再到好老师王小妮。作者开诚布公自己的观点,以高度的敬意,阅读作品,并以独树一帜的哲学意味呼出,夹杂着人与人,人与书的特殊感情。
在第三部分《说古》中,作者从乾隆、纪晓岚,说到慈禧、李鸿章,再到末代皇帝、袁世凯,晚清的气味呈现在读者眼前。触目惊心地看到了,民族精神严重腐蚀的原因所在。《女人的小脚与男人大脑》一文中,从女人小脚的起源说起,再到这一陋习的繁荣,作者一针见血指出了主要根源在于男人的大脑。随后说到,晚清一系列的禁缠脚运动,感慨缠足彻底解放的百年史事,悲哀精神上的闭关自守。
在第四部分《论今》中,《什么地方叫大学》、《大学培养不出作家是何道理》、《漫天飞舞的文学奖》、《作家这个称谓》等,篇篇精彩。作者认为:“只要你有心向学,什么地方都可以叫大学,比如一家旧书店,一本书,一个码头。”“好的文学作品是写出来的,不是奖出来的,雪花般的文学奖,除了制造祥林嫂和阿Q之外,对文学本身,究竟有多少补益呢?”关于作家这个称谓如何界定的问题,作者也谈了很多,从多方面,多角度,解读了一直让我们糊涂的“作家”的概念。并诚恳希望读者,不要把写作当成笑话。
读完全书,非常痛快,感受到了文学的血性,这是一种久违了的陡峭。我仿佛看到了,山一般的彪形大汉,正在对着天空挥笔泼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