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烂苹果总胜于无
文/梁迎春
这几年,中国人过圣诞节,大有处处酒旗招展,家家圣诞树影婆娑,彩信、微信祝福漫天飞舞的景象。外国人的节日,为何在中国如此盛行?究其原因,无非是中国没有,可中国不是有春节、团圆节、七夕节吗。以前不喜欢过圣诞节,现今为何痴迷呢?
我们先看看平安夜、圣诞节,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平安夜,是圣诞节的前夕,是一家团圆的日子,全家人围绕在圣诞树旁唱圣诞歌曲,互相交换礼物,彼此分享一年来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表达内心的祝福和爱。圣诞节又称耶诞节,是当做耶稣的诞辰来庆祝的一个宗教节,故名“圣诞节”。但实际上,圣经并没记载耶稣诞生日期,圣诞节乃后人公定。
庆祝耶稣诞辰,无可厚非。基督教徒遍布世界各地,中国信基督的人也很多,有信仰总是好的。但为什么,那么多人信耶稣,上帝真的能拯救一切吗?不可能的,只是给你指明了方向,能否领悟到其中的精髓,看到前途的光明,要靠自己努力,路还是要自己走的。
倾诉,才能够释放出来,家庭事业婚姻上的诸多事情,不可能一帆风顺。一些失意者把耶稣当成了倾诉对象,一系列的忏悔中,真的能看到人生的转折点吗。笔者不敢苟同,我相信人定胜天。从科学和医学的角度来讲,一些基督教徒有病不治,痴心妄想着祈福,会给病治好,有病不去医院。这其实是误解了耶稣的本意,亵渎了圣经的底蕴。这些人本质善良,不会做坏事。他们虔诚得很,执迷不悟,虽没有危害他人,但这种潜在的迷信思想,无疑会左右亲朋好友。
我曾问过朋友圈的人,赞不赞成过圣诞节?结果,各有各的观点,说法不一。有几位朋友的说法,令我很是汗颜,“管他什么节日呢,能收到礼物就行!”这句话,可算是说到点子上了。别说小孩子喜欢礼物,成年人何尝不喜欢呢。父母给孩子准备的礼物,别出心裁地扣在了圣诞老人的身上。这种神秘感,增强了孩子的好奇心。如此这般,占领了中国“小少爷”、“小公主”的市场,全家几代人,自然是忙得不亦乐乎。
一语道破天机的,还有位朋友这样说,“西方人的节日,在中国就是情人节!”我茅塞顿开。中国的七夕节很浪漫,可浪漫不现实呀,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爱情多了附加条件,票子、车子、房子等等。情人之间,自然更物质。而这,恰恰适合了圣诞节送礼物的说法。要想表达心中的祝福和爱,空口白牙去表白,有谁会接受,会上当。送什么礼物好呢,这真的让中国男人为难。
有数据显示:近几年,每年办理离婚登记的,有一千多万对,且成持续上升状态。大龄未婚者、光棍超过五百多万。这无疑给圣诞节营造了巨大的空间和契机,从婚姻介绍,情感倾诉,相亲栏目的日渐火爆,就很能看出问题。圣诞节的到来,真是天时地利人和,大小酒店、宾馆需提前订桌,否则没座位、无房间。前段时间的“双11”、“双12”,消费令人膛目结舌,男人有理由说“家里有个败家娘们”。可圣诞节的消费,男女双方都没有怨言,皆大欢喜。“我们约会吧!”
坦率地说,我没有太贵重的礼物送老婆,但很请老婆吃一顿大餐。谁知老婆说,“有情义在就好,咱不去饭店,在家吃面条吧,喜欢吃手擀面。”然后,我俩边擀面条,边唠起了家常。此时,我感觉她就是最伟大的女性。圣诞节,你让中国的男人,情何以堪啊!
该不该过圣诞节,如何过圣诞节?我觉得,鲁迅硬译里面有句话很经典:吃烂苹果总胜于无!
2014年12月25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