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色艺名妓文化 |
分类: 中国古代色艺双绝的名妓 |
青楼深处无欢歌,一个“艳”字何其了得。“秦淮八艳”之沉重,感觉太沉重了,色艺名妓写到明末清初这儿,也因此搁浅了一段时间。这不但是一部血泪斑斑的女史,更是一部血雨腥风的改朝换代史。关于“秦淮八艳”到底是谁,历来说法不一。八艳也好,九艳也好,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妇女千千万,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涌现出叱咤风云的靓丽风采也会有很多。但秦淮八艳很具有代表性,这是一个灵魂高贵的群体,她们的本色人生出淤泥而不染,有着较高的艺术造诣,人生追求之高远,爱情理想之璞真,民族节气之崇高。八艳以色艺超绝名冠秦淮河,历史潜移默化地因她们而改变,留下无数江山与美人的风流韵事传为美谈。本文以明朝遗老余澹心在《板桥杂记》中的记载为准,她们分别是:柳如是、顾横波、马湘兰、陈圆圆、寇白门、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题记
中国古代色艺双绝的名妓(89)秦淮八艳之柳如是
自古江浙出美女,出生于浙江嘉兴柳如是,堪称是才女美女的代表。然而风华正茂的她,不爱红妆爱儒服,却着实令人不解。不管是在从艺场所,还是和文人政客交往,常着儒服应付潇洒自如。儒服下的风骨究竟隐藏着怎样的一种坚强和聪慧?色艺绝代的背后,又是怎样的一种简约与清丽?
柳如是,本名杨爱,后改名柳隐,字如是,又称河东君,丈夫为明清侍郎钱谦益,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作为一个艺妓能找到一个好归宿,是所有从妓的愿望,有谁愿意终老于青楼啊。柳如是亦如此,真切之情感来的也比较强烈。从她给自己取得名字,就能看出她独特的个性,她对美好生活充满了向往,可现实是改变自己的人生并非那么容易。
秦淮八艳坠入青楼的经历相同,都是妓院收养的孤女,从小注重在歌舞技艺上培养,以便将来能顶起妓院的门面。杨爱的经历较多波折,幼年被卖来卖去的,被卖进妓院后,老鸨看她很是清秀,不惜花血本培养。功夫不负有心人,杨爱出落的亭亭玉立,歌舞诗词堪称一绝,在江浙一带多有传送,一些文人墨客争相登门拜访,与柳如是纵谈时势、和诗唱歌。柳如因此名声大振,此女不但才华横溢,且眼光甚远,对明末清初的乱世纷争,总是有独到的见解。柳如是的爱国节气也很崇高,怀着一腔爱国热血,做出很多的善举,也谱写出很多精美的诗篇。这样的美女谁不喜欢啊?其影响力可想而知。
柳如是的真实资料,并无确凿文献证实,但我们可从下列资料看到她的凄惨人生。幼年卖与盛泽归家院名妓徐佛家为养女,受徐教养。明崇祯四年辛未14岁时,有吴江故相周道登买于勾栏。初为周府妇人侍婢,得周老夫人欢心,后周道登强索为妾,未及一年,因周府群妾加害,几被处死,周老夫人阻而逐出周府,卖于娼家。明崇祯五年壬申,柳如是流落松江,改旧名,自号“影怜”,表浊世自怜意。柳如是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由于她美艳绝代,才气过人,遂成秦淮名姬。她留下了不少值得传颂的轶事佳话和颇有文采的诗稿《湖上草》、《戊寅草》与尺牍。
经历的多了,也就看得开了。柳如是厌倦了卖笑生涯,就想替自己找个如意郎君,可这简直是太难了,能入柳如是眼中的男士有几人?眼界之高令很多名流退却,她也乐得和他们清纯的交往。友谊见证了真爱,因柳如是常与南明复社领袖陈子龙交往,与其十分友好,陈子龙也对她有意,只是没想到陈子龙在抗清起义中不幸战败而死,柳如是的婚姻暂时搁浅。她经常出入文人政客的府邸,号召他们捐钱捐物,支援前线奋战的部队。柳如是自己也经常捐钱,甚至有时候不惜捐出全部的劳动所得,她深知没有国家哪来的小家,是战争将她和陈子龙阴阳两隔。柳如是喜欢穿儒服,也就是在这期间开始的,或许她是想忘记过去吧,给自己一个崭新的开始。因常穿儒服,大家戏称她为“柳儒士”。
自从认识了钱谦益,她的人生彻底改变了。钱谦益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此人颇具影响。忘年之交,自然有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同床共眠,自然有深厚的情感底蕴。他们的婚姻基础,就是来自于他们共同的爱好和追求,可是事与愿违,时局考验着他们的情感。柳如是在二十几岁嫁给钱谦益,曾育有一女,钱谦益对她很好,为她在虞山盖了壮观华丽的“绛云楼”和“红豆馆”,金屋藏娇。谁知好景不长,清军南下势如破竹,眼看大好河山不再,柳如是劝钱谦益和她一起投水自尽,以保贞洁名望。可是钱谦益贪生怕死,降清后,仍为礼部侍郎。
苦难成就人生,人们不但赞叹柳如是的贞洁,更是被她的爱国激情渲染。她不但全力资助抗清义军,且经常做钱谦益的工作,希望他能为反清复明献力。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钱谦益的心已经不属于大明王朝了,关于钱谦益投降经过,史书上的描写也是很入微,他率诸大臣在滂沱大雨中开城迎降,这件事让百姓恨其入骨,柳如是也恨其不争。顺治四年,钱谦益因黄毓祺反清案被捕入狱,柳如是四处奔走,救出了钱谦益。钱对此感慨万千:“恸哭临江无孝子,从行赴难有贤妻”。
真诚感动人性,大官僚钱谦益的人生转变,显然是受了柳如是的影响。他们夫妻的命运已经紧紧地缠绕在一起,当然也影响了时局的发展,风云变幻的战场背后,有着柳如是决策万里的风采。后来,钱谦益称病辞官,在康熙三年去世,享年八十二岁。这时候的柳如是,已经五十多岁了,不失一身贞洁豪气,陷入在极度痛苦之中,于34天后自缢身亡。可悲的是,真诚没能感动传统家族律法,柳如是与钱谦益真爱一生,死后却被钱家人逐出钱家坟地,在钱谦益与她的原配夫人墓百米外,建了座孤坟,墓碑上刻有:河东君柳如是曾自号河东。
爱情或许真的需要仰视可见,柳如是生前与钱谦益恩怨分明,死后仍然保持距离。(未完待续)
附柳如是的主要诗作:
金明池·咏寒柳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江城子·忆梦梦中本是伤心路。芙蓉泪,樱桃语。满帘花片,都受人心误。遮莫今宵风雨话,要他来,来得么。
安排无限销魂事。砑红笺,青绫被。留他无计,去便随他去。算来还有许多时,人近也,愁回处。
南乡子·落花拂断垂垂雨,伤心荡尽春风语。况是樱桃薇院也,堪悲。又有个人儿似你。
莫道无归处,点点香魂清梦里。做杀多情留不得,飞去。愿他少识相思路。
杨白花杨花飞去泪沾臆,杨花飞来意还息。
可怜杨柳花,忍思入南家。
杨花去时心不难,南家结子何时还?
杨白花还恨,飞去入闺闼,
但恨杨花初拾时,不抱杨花凤巢里。
却爱含情多结子,愿得有力知春风。
杨花朝去暮复离
梦江南·怀人其一
人去也,人去凤城西。细雨湿将红袖意,新芜深与翠眉低,蝴蝶最迷离。
其二
人去也,人去鹭鹚洲。菡萏结为翡翠恨,柳丝飞上钿筝愁。罗幕早惊秋。
其三
人去也,人去画楼中。不是尾涎人散漫,何须红粉玉玲珑。端有夜来风。
其四
人去也,人去小池台。道是情多还不是,若为恨少却教情。一望损莓苔。
其五
人去也,人去绿窗纱。赢得病愁输燕子,禁怜模样隔天涯。好处暗相遮。
其六
人去也,人去玉笙寒。凤子啄残红豆小,雉媒骄拥亵香看。杏子是春衫。
其七
人去也,人去碧梧阴。未信赚人肠断曲,却疑误我字同心。幽怨不须寻。
其八
人去也,人去小棠梨。强起落花还瑟瑟,别时红泪有些些。门外柳相依。
其九
人去也,人去梦偏多。忆昔见时多不语,而今偷悔更生疏。梦里自欢娱。
其十
人去也,人去夜偏长。宝带乍温青骢意,罗衣轻试玉光凉。薇帐一条香。
杨花
轻风淡丽绣帘垂,婀娜帘开花亦随。
春草先笼红芍药,雕栏多分白棠梨。
黄鹂梦化原无晓,杜宇声消不上枝。
杨柳杨花皆可恨,相思无奈雨丝丝。
杨柳·其一
不见长条见短枝,止缘幽恨减芳时。
年来几度丝千尺,引得丝长易别离。
杨柳·其二
玉阶鸾镜总春吹,绣影旎迷香影迟。
忆得临风大垂手,销魂原是管相思。
《声声令咏风筝》
杨花还梦,春光谁主?晴空觅个颠狂处。尤云殢雨,有时候,贴天飞,只恐怕,捉它不住。
丝长风细,画楼前、艳阳里。天涯亦有影双双,总是缠绵,难得去。浑牵系。时时愁对迷离树。
春日我闻室作呈牧翁
裁红晕碧泪漫漫,南国春来正薄寒;此去柳花如梦里,向来烟月是愁端。
画堂消息何人晓,翠帐容颜独自看;珍贵君家兰桂室,东风取次一凭栏。